生豬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理分析
理論探索
作者:賀鳴 許玉貴 鄧檢
【摘要】 近年來,由於受到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我國生豬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市場價格波動巨大,給生豬養殖者帶來了極大的不安。本文主要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從供給與需求方麵對生豬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結果表明:生豬價格與生豬飼料成本呈現相同的變動關係,而與生豬養殖量、牛肉價格呈現相反的變動關係。
【關鍵詞】 供給層麵 需求層麵 生豬價格波動
中國是世界生豬生產大國和豬肉消費大國,生豬在畜牧業生產中占據主導地位,養豬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豬肉是城鄉居民肉食品消費的主要構成成分。生豬價格波動不僅影響著居民生活,也對農民收入產生直接影響。弄清楚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對各因素的影響程度和作用形式進行分析,掌握生豬價格波動的規律性,政府才能製定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養殖戶才能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使生豬產業走上健康穩定發展的道路。
一、生豬價格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
生豬作為農產品的一種,與其價格波動與其它農產品具有某些共性,同時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因而我們既要分析一般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也要分析生豬產業自身特有的因素。
1、農產品價格的主要影響因素
(1)供求關係
商品的供求規律揭示了一般產品市場的內在規律,即產品價格主要由供求關係決定,產品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產品供過於求時價格下跌。由於農產品屬於必需品,其價格彈性小且具有滯後性,所以其價格波動比一般產品更為複雜。我國人口的不斷增長及經濟活動規模的不斷擴大,農產品需求總體呈上升態勢,而農產品生產由於受資源環境約束及比較效益低的影響,供給增長緩慢,農產品價格上漲是長期的必然。另一方麵,規模經營、工廠化生產的興起以及現代農業技術的采用使得生產效率提高,生產的盲目性使得某種產品生產短期內迅速增加,國外農產品大規模的輸入等,導致某些農產品在一些時候出現供過於求而價格下滑,並在適宜的條件下形成周期性振蕩。
(2)通貨膨脹
國家為刺激經濟增長而增加貨幣供應量,將會帶來物價的上漲,普通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下降,用於以農產品為主的基本生活品的支出增加,農產品價格上漲並成為其它消費品價格上漲的推動力。一旦國家退出貨幣寬鬆政策,市場需求減弱,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大部分產品出現供過於求,價格隨之回落。
2、生豬價格的主要影響因素
除了上述一般性影響因素外,生豬價格還受生豬生產自身特有因素的影響。我們從供給和需求兩個層麵來進行分析。
(1)供給層麵
供給關係變化是影響我國豬肉市場的根本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包括生豬的生產周期、生豬養殖量、飼料成本、生產者行為等在內的對生豬供給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
首先是生豬生產周期。生豬生產周期是指從能繁母豬育成到仔豬生產再到生豬育肥後投入市場所需要的時間過程,一般需要十八至二十四個月。當生豬價格大幅上漲有利可圖時,養殖戶沒有足夠的仔豬投入來擴大生產規模,必須要先擴大母豬的養殖量,生產出足夠多的仔豬,才能擴大生豬養殖規模。而養殖規模一旦形成之後,即便市場上生豬價格下跌也無法立即削減規模,直到育肥後投入市場。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形成虧損,能繁母豬存欄量被大量削減,而待生豬市場供應短缺時又無法立即擴大養殖規模,必須要先增加能繁母豬生產。這使得生豬價格的周期性振蕩得以形成並比一般農產品的周期性更加明顯且持續更長的時間。在我國,由於生豬生產的集中度很低,眾多的散養戶應對市場波動的意願和能力較差,生豬生產周期的波動更為複雜而難於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