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快遞行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
產業透視
作者:沈豔麗
【摘要】 隨著信息化網絡化飛速發展,物流快遞行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快遞企業為了在競爭中保住自己的地位采取各種手段擴大市場占用量,其中賒銷是最常用提供服務方式,進而造成應收賬款增加,大量資金占用。本文將對快遞行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進行探討,分析應收賬款形成的原因及對企業經營產生的影響,並剖析快遞行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後提出解決快遞行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 快遞業 物流企業 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風險
由於快遞行業的特殊性,使快遞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特別大,嚴重影響企業的資金運轉和經營。因此,解決快遞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尤為重要。
一、應收賬款形成的原因
1、市場競爭導致賒銷的不斷擴大
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除了在價格、服務、產品質量等環節下功夫外,付款方式也己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促銷手段,給予客戶一定的現金折扣和付款延期期限,已經成為了擴大銷售時最為常用的方法之一。
2、國內信用體製不健全
一般來說,財務數據是判斷一個企業財務狀況和資信狀況的一個有力證據,但是目前我國的情況是,除了上市公司等必須對外公布的財務數據外,幾乎沒有別的途徑可以方便的得到其他企業的財務資料,所以企業去獲得客戶的信用資料較為困難,使得企業無法理性的判斷客戶的資信狀況,這也導致了應收賬款風險的形成。
二、應收賬款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1、應收賬款對企業經營的積極影響
(1)擴大市場占有。賒購對於購買企業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不用付款就能先得到貨物或服務,這對於資金短缺的企業來說非常有必要,即使資金充裕的企業也可以利用這些錢在信用期內進行其他投資獲得收益,所以如果企業拋出賒銷的政策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客戶。可以擴大市場占有,增加銷售收入。
(2)減少庫存。零庫存是現代企業追求的目標之一,因為它是減少占用資金的一種方法,而賒銷雖然概念與之不同,但也能起到減少企業資金占用的作用,它在擴大銷售的同時減少了企業庫存,這將有利於節省企業在產品庫存方麵的倉庫建設投資,和日常倉儲管理方麵投入,大大降低物品庫存的倉儲成本,從而減少了企業資金占用。
(3)增加企業賬麵資產和利潤。在一定情況下利用應收賬款來增加企業的賬麵資產和賬麵利潤對企業是有利的。
2、應收賬款對企業經營的消極影響
(1)影響企業的現金流。企業收入與資金流不一致,企業信用銷售後,發出商品或提供勞務確認收入,卻不能同步帶來現金的流入,導致大量資金被賒購企業占用,影響了企業資金流動和周轉。
(2)誇大企業成果。企業以權責發生製為記賬基礎,賒銷收入全部在賒銷業務發生的當期記入當前收入,企業收入和利潤都有增加,但是沒有如期實現現金流入,因此,企業應收賬款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利潤虛增,誇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果,這也是有風險的。
(3)增加了企業成本。大量的應收賬款勢必增加企業對其的管理成本,因資金被占用帶來機會成本,以及因無法收回而帶來的壞賬損失成本。
(4)提前繳納稅金,加大資金占用。雖然並沒有在收入確認時實現相應的現金流入,但是一旦確認收入和利潤就需要表麵收益預先繳納相應的稅款,因此也加大了資金占用。
三、快遞行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快遞行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主要問題如下。
1、收款方式問題
在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應收賬款的管理是由財務部門兼任的,或者由業務部門負責管理,即誰銷售誰回款。這兩種方式均有弊端,首先由財務部門兼顧管理應收賬款的,財務人員更多的是關注往來賬項的核對,他們可能會和債務公司進行對賬,但是具體的催收以及信控管理工作往往無法做到,因此由財務部門兼顧管理應收賬款的一般都是應收賬款長時間掛賬,無法收回。另外,由業務部門管理應收賬款的,雖然一些企業也給業務部門銷售人員訂了回款指標,用績效獎金與回款指標掛鉤的方法來督促銷售人員收款,但畢竟銷售人員的主要工作是銷售,他們更多的精力是放在開發客戶上,對於回款並未放在第一位,而且往往回款指標隻占考核指標的很小一部分,對他們的獎金並不產生大的影響,所以如果遇到較為棘手的催款任務,他們也會放任不管。
2、收款責任問題
快遞行業負責應收賬款管理的部門是財務結算部,所有客戶的信用由該部門來控製,所有客戶應收賬款的催收也由該部門負責,收款指標是對該部門進行業績考核的主要指標,而銷售部門對應收賬款的回收不承擔任何責任,也就是說財務結算部承擔了賬款回收的所有壓力,雖然銷售人員迫於客戶賬號被凍結的壓力也會協助結算部門對一些客戶進行賬款催收協調,但畢竟在此方麵對銷售沒有任何獎懲機製,往往其隻會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做一些推進工作,比如隻關注大客戶,小客戶欠款根本不予考慮,或者對於較為難以解決的問題賬款不管不顧等。另一方麵,對銷售人員來說,如果簽來了客戶就會有績效獎勵,而如果因賒銷形成壞賬則沒有任何懲罰措施,這就導致了銷售人員的盲目賒銷,在開發客戶的過程中不考慮客戶的付款信用問題,不認真進行客戶經營狀況的實地考察,甚至導致有些銷售人員和客戶一起提供不真實的客戶信用資料給結算部門,由此反而增加了應收賬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