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湘南旅遊圈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基礎與障礙分析(2 / 3)

1、觀念障礙、區域合作思維欠缺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及不同發展水平的地區之間文化與觀念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些差異包括宏觀領域(如傳統觀念、創新或變革精神、價值觀、宗教信仰等方麵)的差異和微觀領域(如經營理念、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等方麵)的差異,它們將直接影響不同地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給區域旅遊協作發展帶來了許多障礙。特別是在長期的傳統思維模式下,大湘南各區域傳統文化、傳統思想較為保守,而旅遊是一種跨文化、跨區域的活動,要求旅遊目的地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這些都將成為“大湘南旅遊圈”生態旅遊合作進程向前發展的強大阻力。

2、利益分配不合理

區域之間利益分配存在不合理的現象,這也會嚴重影響旅遊區域合作進程,打消利益損失地區參與區域旅遊合作與協同發展的積極性。在地區保護主義的觀念環境中比較優勢理論已然被忽視,各地區隻顧自身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合理承擔自身的區際責任,不認真實行各區域間的橫向合作,競相推出預期收益豐厚的旅遊產品,爭相發展預期收效良好的旅遊項目。各地區旅遊發展呈現趨同化現象,這將極大地製約區域旅遊協同發展。

3、體製不規範、開發不科學、環境不友好、整合力不高

我國為了管理方便、分工明確的需要曆來都是實行按部門、地區、條件劃分的行政管理體製,政府相關部門和旅遊組織也一度按官僚體製劃分,設置行政級別。有些地方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和行政官員為了所謂的政績工程、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和保證地方眼前收益,急功近利地隻顧眼前利益和自己轄區局部利益,而不去考慮轄區旅遊經濟長遠發展和行政區域之間的區域旅遊協調發展,製定不合理的政策法規和規章製度,製定不科學的旅遊開發規劃方案。這樣導致危害生態環境的情況十分嚴重,同時盡管大湘南旅遊資源豐富,但是從整體上看資源的分布比較分散,開發過程中三地之間的旅遊開發近距離雷同和粗放型開發的現象比較普遍,因而,整個大湘南的整合力也不高。

4、旅遊宣傳意識薄弱、營銷觀念落後、影響力不強

“大湘南旅遊圈”中各市的宣傳意識並不高,尤其是在整體對外宣傳方麵可以說相當薄弱,國內外遊客都不是很了解大湘南地區的旅遊特色。雖然郴州市在近幾年開始加大宣傳力度,但其他地區都還沒有采取積極的做法,而且營銷手段比較單一,營銷觀念比較落後,因而整個大湘南的旅遊品牌還沒有在國內外打響。

5、旅遊行業混亂、管理不當、競爭力不強

由於湘南地區旅遊發展相對滯後,準入門檻低甚至沒有,旅遊行業的發展也比較混亂,旅遊企業的結構不合理,旅遊事業的管理也不到位,導致該區域旅遊業競爭力很差,管理水平低下,規模化、製度化、綜合化程度都很低,缺乏市場競爭意識,還處於被動經營管理的階段,使得整個行業的競爭力遠遠不夠。

6、旅遊人才缺乏、素質參差不齊、形象力不夠

目前,大湘南地區的旅遊人力資源總量和後備力量明顯不足,非常缺少旅遊人才特別是具有高學曆、高素質、高層次的管理型、策劃型人才,整個旅遊業的從業人員職業素質也參差不齊。一些旅遊人員服務態度不好,服務意識不強,服務質量不高,無法適應現代旅遊業發展的要求,無法滿足旅遊業快速發展的需要,使得大湘南旅遊圈的整體形象提不上檔次。

7、資金缺乏、經濟發展水平不高

旅遊產業需要的前期投入大,但是回報周期卻很長、要求關聯非常度也很高,要想實現旅遊業快速發展,必須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全麵的規劃、科學的運行機製和合理有效的協調管理機製等一係列助力支撐,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工程。大湘西旅遊圈所在地是湖南省的“老、少、邊、山、窮”地區,遠離經濟核心發達地區,相對發達的大中城市經濟發展產生連帶作用不明顯,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的投入建設也有限,因而進行區域旅遊協同發展的資金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