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賬簿的平行登記。登記完畢明細賬之後,問學生,是不是大家登記的賬簿100%正確呢?引出為了防止記錯賬,采用試算平衡表及賬簿核對進行檢驗,試算平衡表前麵已經講過,這裏學做即可。為了核對賬簿,會計上有專門的方法就是平行登記。此時讓學生們觀察自己記錄賬簿的名稱是明細賬,那平行登記指的就是發生的同樣業務要在明細賬及總賬中同時登記,並指出總賬與明細賬的不同。那麼依據什麼登記總賬呢?
4.賬務處理程序及賬簿核對。引出根據登記總賬的依據不同,賬務處理程序的分類,簡單知道名稱,並主要學會應用科目彙總表賬務處理程序。然後引入科目彙總表如何編製,提問學生明細賬是根據什麼登記的?學生回答是記賬憑證。記賬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的,這些業務在總賬中也要反映出來,那麼說總賬登記的最終依據應當是記賬憑證,隻不過在中間借助了科目彙總表而已,所以科目彙總表應當根據記賬憑證進行彙總。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編製完成科目彙總表之後,再演示總賬的登記。隨後,演示總賬與所屬明細賬的核對。
5.錯賬更正。試問學生,賬簿核對出錯誤怎麼辦?引出錯賬的更正,講明幾種錯賬的更正方法及適用情況。
6.對賬及財產清查。期末,有對賬和結賬兩項工作,對賬包括賬證核對、賬賬核對、賬實核對、賬表核對,簡介基本含義。對賬是保證賬簿記錄真實可靠的專門方法,一般在期末進行。財產清查是賬實核對的重要方法。簡介財產清查的含義、作用、方法,重點講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的編製,若發現賬實不符,要進行賬務處理,了解財產清查的賬務處理。簡單介紹結賬的概念、程序、方法,以演示為主。簡介賬簿保管規定。
(五)會計報表。回顧會計賬務處理程序,指出會計報表是會計工作的產品,再回顧會計目標——提供會計信息。會計報表就是根據核對無誤的賬簿數據為依據編製的,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的載體。由於一般的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後續的課程中會學習專門的報表課程,在此階段,簡要介紹會計報表的概念、種類、編製的一般要求,為了使學生了解完整的會計業務處理程序,各種報表的填製還是要講的,但一定要簡練。在講授會計報表具體填列之前,試問學生,報表什麼時候填列?引出在會計期末做會計報表,從而引出會計分期假設,繼而講授會計的其他假設,由於已經有前麵的諸多練習與操作,此時學生能夠很快理解這些假設的含義。在介紹四張報表時,簡要介紹各報表的概念、結構、內容即可。在講授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編製時,可以從會計六要素引入。實際操作時,可以學生保留的賬簿中的數據為依據進行填列,主要采用演示的方法,並要求學生一同填寫完成。應當指出會計報表附注是會計報表不可缺少的部分,簡介其含義即可。提示學生以上我們所做的會計工作的各個環節就是會計采用專門的方法對經濟業務,即會計對象的反映,並形成會計的產品——會計報表的全過程,以便提供對報表使用者決策有用的信息。與會計的概念、對象、方法、目標、流程等相呼應。
(六)案例演練。學習基本的內容之後,可以將某中小企業一個月的業務複製,讓學生演練真實案例,也可以安排一輪分崗位的實操練習,使學生對企業的內部控製有初步了解。
三、教學方法
通過以上程序,學生對基礎會計的基本內容有了充分的感性認識,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提問、啟發引導、舉例、演示、小組討論與操作、案例教學等方法,注重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解決實際會計問題的能力,在實操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可以培養學生踏踏實實做事的習慣,培養其守法意識,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提供必要的準備。
四、考核方式
考核應從對知識的重點考核,到注重對能力的考核,基本理論知識考試可以卷麵的形式考核,重點考核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內容,比重占30%;實踐部分考核必須有教師監考,由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操作完成,比重占40%;平時學習的主動程度、參與程度、積極程度、課堂操作的實際效果等評價得出平時成績,比重占30%。
五、教學實踐與效果
筆者在我校審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中,實施了這樣的教學程序,從實踐情況看,效果優於以前各屆學生。課堂狀態方麵,學生能夠與教師積極互動,廣泛參與各種實操訓練,杜絕上課看手機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對知識理解方麵,這種教學程序的設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邊講邊實踐,理論與實踐能力都有所提高;期末成績方麵,前三屆學生基礎會計的平均分為67分,經過該教學程序的實施,期末平均分75分,提高8分,該平均分有實訓占比增加的因素,原來的實訓考核占20%,現在占40%,這一方麵增加了平均分,另一方麵也說明學生的實操能力有所提高。
六、總結
這種教學程序設計改變了原有理論與實踐分開的教學現狀,從以上設計中可以看出,以前集中講授的理論知識已經融入各種技能的訓練之中,沒有過去的整塊的理論講授。這種設計,真實還原了實際會計工作流程,學生明確為什麼學習理論知識、各知識點是解決什麼樣問題的,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知識處理實際業務。實踐表明,這種教學程序對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及實踐能力均是有益的。
參考文獻:
1.黃明卿,曹世鳳.基於工作過程的《基礎會計》教學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
2.陳紅.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研究[J].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13,(4).
3.盧新宇.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會計職業基礎》教學內容設計[J].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3,(2).
作者簡介:
周廣平,哈爾濱廣廈學院講師、會計師、注冊會計師。
佟伯承,黑龍江財經學院講師、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