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研究型教學模式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2 / 3)

(一)知識點研究教學

教師可以針對財務管理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展開研究型學習,比如在介紹財務管理的目標時,要求學生思考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的各自優缺點,做比較研究;還可以借鑒中國人民大學王化成教授的財務管理教學示範,教師在講授了企業風險與杠杆效應之後,在學生中開展研究討論影響聯合杠杆係數的因素這一不確定性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在學習了股利分配政策之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梳理研究股利政策的相關經典理論,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財務管理知識。

(二)案例研究型教學

教師可以選擇某一家學生較為熟悉的上市公司,比如選擇四川長虹,對其進行財務分析等;也可以由教師選定一家當地的上市公司,安排學生實地調研,通過調查研究獲取第一手材料,比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選擇天富熱電股份有限公司,圍繞企業籌資、投資、營運資金管理等財務管理內容展開分析與研究;還可以選擇股價曾一度異常衝高的中國船舶為案例研究其資產注入對企業價值或者股票價格的影響;或者以國美電器為案例研究其控製權之爭的問題。

選擇好上市公司之後,要求學生自主擬定研究提綱,撰寫案例研究報告。比如對四川長虹的財務狀況進行研究,引導學生要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獲利能力等方麵全麵分析;再比如通過對天富熱電股份有限公司的調研,發現其籌資、投資等方麵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研究資產注入對中國船舶企業價值的影響時,要求學生從為什麼要選擇資產注入入手到企業是如何實施的以及資產注入後對企業價值和股票價格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理清國美電器控製權之爭當中的來龍去脈。總之,從每個公司各自的問題入手,搭建完整的研究框架,寫出研究報告,再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在小組討論中,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小組成員集思廣益,充實、完善報告,每個小組拿出最終修改好的研究報告,在全班彙報,其餘同學可以提問並進行討論。教師也可以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要注意強調自己的觀點並不是所謂的標準答案,並且大多數的案例研究並不存在標準答案。最後是教師點評,主要針對學生在案例研究和討論中體現出的亮點和存在的問題做評價,對於創新之處要予以肯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們繼續研究的積極性,對於沒有深入發掘的內容和考慮不全麵的部分,引導學生加以補充和拓展,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三)專題研究型教學

在學生掌握了財務管理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安排經典文獻的研讀工作。由任課教師把經典文獻提供給學生,比如可以安排學生對現金持有、資本投資、企業估值等專題文獻進行研讀。教師選擇的文獻一定要考慮到本科生的水平,難易程度要適中,太難的文獻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影響其學習積極性,太簡單的文獻達不到專題研究的要求。也可以由教師確定研究專題後,讓學生學習使用文獻檢索工具,嚐試自己查找相關文獻,為培養規範性研究和做畢業論文打下基礎。在學生檢索文獻後,教師一定要幫助其篩選把關,挑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文獻。在學生自己課下認真研讀經典文獻的基礎上,教師再帶著學生在課堂上對每一篇論文進行深入的導讀,比如先讓學生提出自學時遇到的難點、困惑問題大家一起討論解答,一方麵可以檢查學生是否用心研讀了文獻,另一方麵可以激發學生互助解決問題的熱情。最後由教師提出文獻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合作討論,之後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綜合評價。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相關的項目課題研究工作,這也是本科學生研究能力的一種入門訓練。鼓勵有興趣做研究的學生報名參加,由教師指導學生從文獻整理、數據收集等工作入手,逐步參與數據整理、分析及簡單的實證研究中。通過給學生提供這種邊幹邊學的機會,讓學生親身感受研究的過程和基本方法。需要強調的是,教師要注意把這一小部分學生做出的成果和研究過程在課堂充分展示和介紹,旨在激發其他學生對研究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