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點點頭說道:“您坦言承認足以說明您的心胸,但同樣你也是個小肚雞腸的人,當然這些我並沒有證據,隻是這是成大事者的一貫通病,並且我第一次見到您後就仔細研究過您的事跡,我發現您是個相當矛盾的人。好了,我不再您麵前大放厥詞了,否則說多了您怕是要殺我的頭了。”
“哈哈哈哈,我是個矛盾的人這句話我夫人也說過,燕北,我答應你絕不殺你,你但說無妨。可是,不是說我,就說說為我效勞怎麼就不是為朝廷效力了,又如何不是做大明的官,你如此說來豈不是也自相矛盾,明明我無心登位隻是盡職盡責的為大明效力,怎得又不是朝廷的人了呢?”盧韻之問道。
燕北答曰:“既然這樣,小子燕北就在您麵前放肆了。天下百姓至上,皇權次之,天下並不是一個人的天下,皇帝專權,內閣攏權,權臣弄權,都是不可取的。以您為例,若是您貪贓枉法濫殺無辜了,我是說如果,那也無人敢管你,什麼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不過是一句騙人的話罷了,若是朝中有人拿到您犯罪的證據,想致你於死地,你不會束手就擒反倒會反擊過去,讓那人死無葬身之地。王法衙門也拿您沒辦法,您手握重兵豈能善罷甘休,惹惱了你刀兵相見憑現在的朝廷可要一敗塗地了。那您說,現如今是盧家的天下,還是大明的天下。”
盧韻之微微點了下頭,示意燕北繼續講下去,這個燕北果真有些想法,看來啟用他算是“慧眼識珠”了。
燕北也不客氣繼續講道:“軍人治國不可取,因為他們文化較低不懂得怎麼治理天下,同樣文人治國也不能要,宋朝重文輕武就是個例子,到最後連國都亡了。治國之策需文武並濟,各自發揮所長共同治理,這樣一來就需要強大的行政製度和監察製度同時並行,各司部之間互相製約,共同行事方能開創出一番盛世。現如今國家雖然有些混亂,但是總體的發展還是好的,經過於大人的治理和您現在的實際統治,我大明已經蒸蒸日上,那不是因為你們總攬大權做得對,而是因為你們兩人恰恰都是文韜武略博古通今之士。我們設想一下,若不是你們這般人存在,換做了一個碌碌無為之人,恰又手握重權,那豈不是天下的禍害,人民的不幸。”
“那樣的人等也沒法手握重權統領天下吧?”盧韻之反駁道,“況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代新人換舊人就如同於謙下去的時候我上來了一樣,總是有更好的角色粉墨登場。”
燕北說道:“不錯,江山代有才人出這句話說的沒錯,可是上位的人不是不聰明不優秀,但是像您和已故的於大人這樣雄才偉略的人,怕是百年難遇啊,英雄總是出現在同一個年代,怕是您死後天下要許多年都沒有你們這樣的人了。人的壽命有限,長命百歲是不可能的妄想,不一定非要推倒你才能上位,一旦你駕鶴西去一樣可以。到時候大權旁落,朝中沆瀣一氣,矬子裏拔將軍,出來個不開眼的當家,那就真如我剛才所說的那樣是一種災難。就算有同樣的治國梟雄出現,可是您能保證他們不像於大人那樣忠心耿耿為國為民,或者向您這樣閑雲野鶴不喜權勢?我想您保證不了吧,那時怕是國家戰亂四起改名換姓未可知,甚至還可能出現石敬瑭兒皇帝那般的醜聞。退一萬步說,一旦沒有權臣的存在,沒有內閣的把權,那權力自然回到皇權手中,自古昏君還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