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你這麼說,連皇帝也是不該存在的東西了。”盧韻之反問道,燕北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他雖然耿直但是還是有分寸的,這等大不敬的話他這個身份可不敢直接說出口。盧韻之可沒這麼多顧慮,於是接著講道:“依你所言,天下所有獨斷專行之人都不該出現,不論是皇權還是權臣都是不可取的,那一個國家總該有他的領導者吧,若是沒有一個當家做主的人,那最終決定權歸誰所有,天下豈不是要吵成一鍋粥,百家爭鳴固然是好,但是總要有一個說了算的嘛。”
“盧大人,我這番話是不敢給外人說出口的,不過我想您應該是理解我的意思,否則不會這麼說,燕某還真是有些感動,天下傳聞果然不假,盧韻之文才武略不同一般。不過您說的沒錯,當家做主的人是要有,可是也要有人來分他的權。一項決策從提議到決策,有不同的部門執行,各部互不幹涉,最高統治者隻是有相當大的話語權並不是有絕對的否決權,同樣內閣也不能憑著幾個人的喜好和智謀就否決一些東西,內閣的設立是好的,但是人還不夠多,涉及麵不夠廣,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呢,大家共同決策總好過獨斷專行。”燕北講道,盧韻之聽得哈哈大笑,這番道理深入淺出,雖然從中頗為好玩,卻也算是字字珠璣,燕北不俗。
燕北繼續講道:“那些昏招爛策根本都通不過層層機關的通過,就算最高統治者支持也於事無補。當然,從中的各級執行者的貪汙受賄也是在所難免,所以監察部門的設立尤為重要。但是這等監察人員可不是咱們的錦衣衛或者東廠,他們的權利有些過大了,這等治國方針不可取,大臣人心惶惶,憑著他們就可以參奏殺人,還有個詔獄什麼的,簡直是胡鬧。”
盧韻之心中暗暗佩服燕北,於是開口講道:“我正是這麼做的。”燕北一擺手頗為豪氣的講道:“這還不夠,要推動全國大範圍的實行,您又不做皇帝,隻有你這麼做是不夠的,範圍太小了,你可能有軍隊,有文官,有經濟組織,有你的密探,我想能迅速找到我就是密探的功勞吧。這些你都有,但是有的太少,而且他們隻對你效忠,維護的也不過是你的權利,而不是他們的職責,最終還是你說一不二的。整個大明的行動還是需要那些陳舊的衙門和行政製度去執行運轉,這些都是要更替,大明才能更上一層樓,那時大明就不隻是某個人的大明了,而是一個嶄新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