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了解盧韻之的人(1 / 2)

盧韻之是對的,雖然晁刑心有不忍,但是盧韻之依然是對的,不這樣這場仗不好打,即使仗打贏了日後還是要麵對著負隅頑抗的石亨。石亨的種種作為表明他不是國之棟梁,隻是個貪圖權貴有些聰明才智的武人而已,這種人掌權是對國家的災難,也是對人民的災難。此刻不心狠,日後更肉疼,唯有快刀斬亂麻!

五天後,石亨接到了侄子石彪的十萬火急軍情,當他看到侄子意欲奪功的時候,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如此一來怕是要惹惱了盧韻之啊。可是很快他的眉頭又舒展開了,臉上反而帶著一絲微笑,將門無犬子石彪做的好,再如此下去盧韻之就借著這場戰爭奪了自己的兵權,到那時候自己這個忠國公不過是個手上無兵的閑公,是個誰都可以捏的軟柿子了,哼,有兵在手天下就有我石亨說話的分量,所以這功勞不搶也得搶了,盧韻之休怪我壞你大事,石亨暗暗的想到。

不過正如出征前石亨所說的那樣,他並不希望大明敗了,反而希望盧韻之能打個大勝仗,隻是他想讓功勞平分一下罷了。石亨哼著小曲,接著蠟燭上的火焰燃著了侄兒石彪送來的信,當信燃燒的隻剩下一小截的時候,石亨把它扔到了地上,突然身子一震,拍桌而起大喝一聲:“不好,我侄兒性命危在旦夕!”

作為一個將軍,石亨打了一輩子的仗,石彪性情直莽,而且算起來日子,蒙古援軍應該逼近,兩方一來一往距離拉得更近了,想來此時已然碰上了吧,石彪這麼貿然帶兵前行恐怕會讓蒙古人給包圍起來殲滅殆盡,不是恐怕是一定。到時候朱見聞據守後方,自然不知情,不去救援也是有道理的。

盧韻之,朱見聞,你們都好狠心,這招借刀殺人使得太好了,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就算到了朱祁鎮麵前也說不出個理來。因為石彪必敗無疑,敗軍之將何以言勇,朱見聞大勝石彪大敗,孰是孰非立竿見影,再怎麼狡辯也是沒用的,石彪所想的那些什麼畏戰不前的理由也就統統不成立了。

距離大同不遠的東井集,盧韻之高坐與上看著下麵的燕北,不禁笑了。燕北身旁的阿榮則是一臉無奈,這個燕北可折騰的阿榮夠嗆,當日盧韻之讓阿榮把他找來,結果阿榮命人直撲天津衛。未曾想到燕北因為得罪了上司最終被發往了百善為百治郎官,即使盧韻之曾說過不要為難燕北,但是縣官不如現管,這種結果也在盧韻之預料之中。

百治郎官也就是俗稱的民兵鄉團守備,百善離著京城比天津衛還近,而阿榮反倒去了天津,這不是南轅北轍了嗎,於是阿榮又命人撲到了百善,剛到百善卻得知燕北家裏出了喪事,奔回老家了。他乃是山東蒙陰人氏,這次阿榮親自出馬,想一定能追到燕北,等到了蒙陰才發現原來根本沒有喪事,是家中老娘騙燕北回家成親的,燕北拒絕了婚事又回了百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