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清拍板了:恢複彩9井試油,目標:西山窯組。
從發現到見產三萬噸,共和國第一個沙漠油田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誕生了
1992年10月,彩南油田開發建設項目指揮趙立春帶著彩南油田的開發方案到總公司彙報。當時,有關專家提出,彩南油田油藏好,應以5%的速度加快開采。而趙立春認為5%的速度不妥,因為水與油的隔層不穩定,開發速度快,容易造成水淹,他堅持按3%的速度開發。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僵持,最後,時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副總經理周永康拍板說:“就按3%的速度,不過,開發方案中的井網要加密。”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要求,新疆石油管理局要在1 993年一年內建設成高速度,高水平,高效益的“三高”油田。
屈指算來,彩南油田自1991年5月11日彩參2井出油後,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已打出各類油井34口。1992年進行試驗開發以來,14口油水井已累計產油3.7萬噸。
彩南油田——共和國第一個沙漠油田,呱呱落地!
1993年5月,新疆石油管理局決定在彩南油田實行以“油公司”為主體的專業化管理體製。油藏研究,鑽井技術研究及采油工藝技術,油氣集輸技術、地麵建設工藝技術,自動化技術等工作,都是前線與後方結合,用協作和服務合同,條款規範督促實施的。基本避免了“千軍萬馬進彩南,夜半三更亂敲門”的現象。
1994年,地質組提出的地質措施建議成功率達85%。新疆石油管理局預驗收時這樣評價彩南作業區地質組的工作:起點高,解決了現場的實際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業區全麵進入生產階段,工作的程序性穩定,努力保持穩產的力量來源於科技進步和持之以恒的奉獻精神。
新體製的運行,在各個方麵,都見到了成效。作業區經理任德正評價地質組:人少,工作量大,效率高。周永康給予了充分肯定:彩南建成後,要好好開個慶功會。
這個時候,彩南油田作業區已經有油,水井309口,年產原油150萬噸了。
像這樣的油田,一般需地質人員幾十人。而地質組隻有6名人員,就把整個彩南油田作業區油,水井的日常生產管理、生產動態分析、油田油藏研究,油田開采月報等多項工作幹得井井有條。
地質師沈楠的論文《彩南油田天然能量計算和開采方式探討》和《彩南油田三工河組油藏初期生產特征及開采技術政策討論》分別獲1 993年市局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和1994年市局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
2000年9月1日,彩南油田累計原油產量已突破1000萬噸。
從1992年8月到這時,油田銷售收入實現74.82億元,為國家上繳利稅56.47億元。
為確保油田的穩產高產,他們充分運用油藏描述、數值模擬技術,深入研究油藏,形成了適合彩南油田特點的天然水驅動油,穩油控水綜合治理、適時並網加密等技術,使油田自1995年以來,實現了6年穩產高產。
到1999年,彩南油田投產僅僅8年,經過盤點,銷售收入約為直接投資的5.2倍、綜合投資的4.3倍;上繳利稅約為直接投資的4倍,綜合投資的3.2倍。
這一年,彩南油田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授予“高效開發油氣田”的稱號。
2008年,彩南作業區提出了“油氣當量重上百萬噸”的奮鬥目標。那麼,實現這一新的曆史任務的條件在哪裏?
探區總麵積為1.1萬平方公裏,預測石油地質儲量9億噸,天然氣儲量2000億立方米。在3個評價區塊的研究中獲得了一批振奮人心的重大發現。
截止到2008年底,彩南油田總共為祖國的經濟發展貢獻了1 762萬噸原油,天然氣27.4億立方米。鑽井573口,開井403口。
2009年4月19日,彩508井獲得了高產工業油流。日產原油40.59立方米,隻有微量含水。
產出的原油顏色呈黃色,經過日光照射,逐漸變成了藍綠色——是輕質油。
彩508井獲得高產油流,證實了白家海凸起東道海子斷裂帶對油氣的富集起著重要的作用,為該斷裂帶上有利圈閉的滾動勘探開發提供了直接的有利的依據。
也許,這是個好兆頭,是彩南油田又一個春天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