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責任的意義(1 / 1)

基督說“太陽之下並無新事”為至論。自孔子時代起,即感慨禮崩樂壞,向往夏商周三代之淳樸,之後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歎息從未斷絕,至今日為尤甚,黑良心的商人自不必說,吃的,用的,玩的,住的,假冒偽劣的,囤積居奇的,劇毒的不勝枚舉:某些紅頂子的官員也不必說,吃喝玩樂收賄賂養二奶;代表人類道德底線的幾類職業也有江河日下之勢,個別醫生忙著收紅包,某些教授忙著“出位”走穴,更有個別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似乎還是九斤老太那句話,一代不如一代嘍。

道德評判既需要勇氣,也需要實力。因為不置身於道德製高點,就難有資格對人評頭論足。所以我盡管也對虛偽,對墮落,對唯利是圖深惡痛絕,對浮躁,對急功近利不以為然,但我卻不想也不敢以道學先生自居。隻是目睹諸多社會怪象,熙熙攘攘,皆為名利而來,為名利而往,少有沉下心來做事情的人,少有靜下心來做學問的人,少有為他人為社會為國家敢於擔當敢於負責的人,不由憤懣,胸中有塊壘,不吐不快。

耶穌釘於十字架,隻為贖世人之罪孽。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種犧牲當然不可推廣於普通人。但普通人也是人,人之所以為人,在於有情。身體受之父母,自當孝敬;知識受之老師,自當尊敬;成家自當養家,生兒自當育兒;從業自當敬業,受之社會國家自當報之社會國家……歸結起來一句話,人活著,盡責而已。

這好象是最為淺顯的道理,偏偏實行起來又是那麼困難,放眼望去,貪瀆的官員,忤逆的兒女,放棄職業操守的各色人等……

失望歸失望,但我們還是要堅守責任,還要讓更多的人堅守責任。有了對責任的堅守,才會有優秀的兒女,優秀的父母,優秀的教師,優秀的醫生,……才會有社會道德的整體提升,有了對責任的堅守,才會有優秀的學者,才會有優秀的作品,才會有優秀的文化……才會有民族性的改良和民族的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