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廳長,怎麼辦”?司機是個藏族小夥子,已經緊張得不知進退。
“怎麼辦?停下就是一個死,那麼大的石頭”,羅光明比劃著石塊的大小,足有一人多高。車速很快,後退是不可能了,迅速在心裏盤算了一下時間差,羅光明果斷指令:“衝”!
瞬間轉危為安。
類似的遇險,三年裏羅光明遇上過三四次。當時他似乎顧不上害怕,反過來安慰藏族的司機,然後開車繼續前行。“我還是比較鎮定的,當時不怕,後怕。”羅光明說,每個援藏幹部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曆。後麵每一批援藏幹部都有人因公殉職,隻有第一批援藏幹部能夠全部平安回來,他們之間的患難之情可想而知。
在部委和西藏對口廳局之間,連起一條紐帶
“我個人感覺,對口援藏是一個戰略決策,是中央從戰略高度來考慮的問題,西藏的工作是全國整個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援藏幹部,使中央更了解西藏的情況,也為西藏的同誌帶來新的思路,觀念。”援藏三年,羅光明感受頗深。
1996年1 2月,十一世班禪坐床儀式在大昭寺舉行。時任全國政法委副書記羅幹等相關領導全部在現場參加活動。安保的重任自然落在自治區公安廳,羅光明親自掛帥進行部署,安排了周密的安保措施。坐床儀式前一天深夜將近11點,公安部領導突然來電話,說是接到報告,將有幾千名分裂分子將圍攻儀式現場。
時間緊急、千鈞一發。很多人慌得不知所措,千裏之外的公安部領導也十分擔心現場局麵,不斷打電話來追問。羅光明卻沒有慌,他又仔細查看了安保部署情況,確信沒有疏漏,分裂分子的反動行動不可能得逞。於是他連夜給公安部有關領導打電話說,保證當晚的安全,
“我保證,不會出事。”果然,一夜平安順利。
這一時刻立下軍令狀,分量不可低估。後來有人回憶當時的場麵,都說驚出一身冷汗,可是看著地圖前麵的羅光明,鎮定自如,穩坐泰山。十一世班禪坐床儀式順利進行完畢,羅光明又將重大事件的安保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廳裏的同誌們。
到了西藏,就更理解西藏。
在西藏工作中遇到的點點滴滴,都讓羅光明從戰略高度上領悟了援藏的含義,既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又明確了援藏的責任。“西藏半個世紀,尤其十幾年的發展,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與內地相比,不論人才,設備還是經驗,仍有明顯的差距,我們這些援藏幹部,不論從素質、業務,思想觀念角度,還是中央,各部委在經費上對援藏的支持方麵看,都可以成為中央國家機關和西藏對口廳局之間的紐帶。我們是拚命把工作中積累的最先進經驗,帶上高原。”離開西藏的時候,羅光明主動要求做公安部和西藏公安廳之間的聯絡員。這句承諾,直到12年後的今天他仍舊牢記恪守。
在西藏三年時間裏,羅光明在辦案、調研的過程中,積累了滿滿20多本技術數據和情況分析,回到北京後,他精心整理了一份長達20多頁的調研報告上交部裏,受到高度重視。
他還提議,在公安部十二局係統和全國公安係統技偵部門抽調技術骨幹援藏,每批時間為一年半。每年不僅有內地技術骨幹進藏,還有西藏公安技偵人員來內地進行培訓。雖然現在羅光明已離開十二局,但當時確立的這項工作,一直堅持至今。
“羅書記是第一批對口援藏幹部,在西藏幹了三年。”雖然距離第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已經整整15年了,羅光明自己也已擔任公安部情報信息中心黨委書記,每次聽到別人這樣介紹他時他都興奮不已。援藏三年中的酸甜苦辣,如同高原上獵獵迎風的五色經幡,五味陳雜,卻始終不褪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