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乘“朗辛”,或譯為“朗賢”,又稱現象派。這是專門從事祭祀祈禱的門類,“符合鬼怪神靈之要求而傳授的本稱為郎辛”。通過舉行“朗辛”乘的各項活動,達到使人增福強壯的目的。
這一乘的具體種類也十分繁多。據說從事這項活動的本波教徒擁有一麵用刺柏木製成的小鼓,依憑小鼓可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他們的專長是負責祭壇法物,為促進幸運和吉祥的儀軌也屬於他們的職責範圍。
第三乘“垂辛”,或譯為“楚賢”,也叫“度辛”,又稱神幻派。這一乘以施放咒術、敬神驅魔等法術來排除人世間的一切威脅。它包括了十三種幻術或魔法,其中有七種是征服怨敵術,四種是降服魔障術,還有兩種是超度之術。
第四乘“斯辛”,或譯為“斯賢”,又稱世間派。它是一種為死者救度亡靈、為生者驅邪保護靈魂等的專門法術,其中所講到的主要內容都是喪葬儀軌,共分為“外度”、“內度”和“周期節”三大部分。
這四乘也叫“四因本”,所謂“因本”,就是本教教義的基礎內容,在這四個乘的基礎上才有了後麵的五乘。
(二)四果乘
第五乘“格尼”,又稱居士乘、善業乘。所謂善業,也就是為眾生解脫而從事之善行。這一乘的主要內容就是修善業。這種善業是最基本的東西,包括了讀書寫字、磕頭轉經、念誦經文、修建道場、發放布施等等,而這些行為要和心中的正確意念同時進行。
不難看出,這一乘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比前四乘有了很大的發展,已隱約顯現出了一些佛教的風格。
第六乘“仗鬆”,又稱仙人乘。什麼是仙人乘?身、語、意不諂不誑,公正持身的修行叫做仙人乘。《土觀宗派源流》中說,“仗鬆有四億部”。這一乘主要講授或指導修行過程,如方法、程序,如何獲得最後果位,等等。不僅有循序漸進的修行過程,也已建立了戒律,如不殺生、不偷盜、不欺騙等,但也沒有明確規定究竟要恪守幾條戒。
第七乘“阿噶”,或譯為“阿迦”,又稱純善賢派。什麼是“阿噶”呢?以“阿”(咒文,編者注)字為核心的秘密修煉法就是阿噶乘。這裏所說的密法僅僅是指念誦本尊咒語的修行,還沒有進入到高層次的密法修習。
第八乘“葉辛”,或譯為“耶賢”,又稱聖賢派。“以悟真諦之乘為葉辛乘”,它也是一種接近佛教密宗的秘密修行法,主要內容就是修行基、道、果三位,其中基位之抉擇正見,道位是指修習行持,果位是指現證菩提。從這一乘的內容描述,可以發現它受到的佛教之巨大影響。
以上是四果乘,已經顯現出明顯的佛教化風格。
(三)無上乘
第九乘“拉麥”,又稱無上乘或增勝乘,在此乘以上再沒有任何乘可以修煉,所以得此名稱。它的修煉層次最高,深奧難解,所獲得的果位是“無別雍仲精華之地”,處於本教覺悟境界的頂峰。
其實,在這一乘中本身也沒有什麼內容可以修煉,它隻是一個象征性的層次,因為在第八乘的內容全部修完後,就是達到了大圓滿的正果。
由上述可知,本教的九乘之說與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九乘教法之間很有些相似之處,並且自四果乘開始,藏傳佛教的名詞術語和哲學理論已無處不顯而易見,可見它汲取了佛教中的許多內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