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引以為戒(1)(2 / 3)

在中國,家長對孩子的關愛特別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放不開手腳,進而導致越權,什麼都替孩子做主。這樣,孩子就會有很大的依賴性,沒有自己獨立的判斷。也有些家長會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劃,卻常常忽視了孩子真正的興趣和選擇的能力。

但是,21世紀將是個“自主選擇”的世紀。“在這個世紀裏,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進入社會後,孩子必須自己選擇自己的行業、自己的老師、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公司……每一天都要選擇。一個孩子如果長大了還是隻會背誦知識,被動接受,等著家長幫他做決定或做事情,那他進入社會也隻能人雲亦雲,不會有大的作為。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不要把現成的思想和理念直接灌輸給孩子,要留下一些可供孩子獨自思考的空間,然後試著讓孩子做。隻要是孩子獨立完成的“任務”,家長就應該鼓勵和表揚,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家長“權力下放”的表現。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也能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

那麼,家長究竟要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選擇的能力呢?

第一,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第二,要把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第三,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多引導,少批評。

第四,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讓他自己去試,告訴他即使失敗也沒關係。

第五,要信任孩子,因為信任比懲罰更能夠激起孩子的責任心。

要點總結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家長不應該總是以高姿態事事替孩子做主,而應創造較為民主、開放的教育環境,尊重孩子的個性主張,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認為表揚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能多些獎勵,就少些懲罰,能多些表揚,就少些批評。家長的首要任務是把孩子做對的事情從平凡的生活中挑出來,適度地讚揚。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表揚會讓孩子變得驕傲,從而裹足不前,其實不然。調查顯示,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他們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表揚。作業寫錯了、成績沒考好、玩的時間長了都會被家長批評,但是,在一個孩子成長的曆程中,令他們記憶最深刻的不是家長的批評,卻是那些難得的表揚。

清代人顏元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家長不妨從現在開始換一種眼光、換一種思維看孩子,也許您會覺得孩子的確是很值得誇獎的好孩子。

6歲的孩子正是好動、好玩的,這一天上課間操,老師事先在教室裏講好規矩,站隊要“快、靜、齊”,眼睛要看前麵同學,不要東張西望,孩子們也響亮地回答“能做到”,可是一站隊,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前麵的王傳小腦袋瓜不由自主轉向右側,饒有興趣地看著大操場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站在後麵的於繪群小手玩弄著前麵同學的小辮——老師的眉頭不由得皺起來,瞪起眼睛嚴厲地叫道:“於繪群,手放下。”“王傳,眼睛往前看。”“劉佳運,站好了。”可是老師管好前麵的同學,走到後麵。

回頭一看前麵的孩子看老師不注意他們了,又故伎重演,老師非常惱火。

這時,老師發現班裏邢安吉表現很好,就隨口說了一句“邢安吉最好,上樓我給她一麵小紅旗”,沒想到這麼一句話,全班孩子都規規矩矩站直了,眼巴巴地瞅著老師,好像在說:“老師,我也很好”“表揚表揚我”。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讚美會激起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促使他們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行為,直至養成好性格。

同樣,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若能運用好表揚的藝術,孩子就會深受鼓舞,學習的興趣也會更濃厚,下麵是一位家長講述的教子經曆:

小學階段,兒子的學習成績在班裏屬下遊,分數一般不超過80分。

我心裏清楚,兒子並不是腦子笨,關鍵是他做事拖拉,做作業馬虎。比如數學,他演草的得數明明是98,而往作業本上一抄,就變成了89。作為家長,我從來沒有說過兒子一個“笨”字,總是千方百計鼓勵他,表揚他,誇他是最棒的。

今年秋季,兒子上初中了,到了新的學校,麵對的是許多新麵孔,這是讓兒子重塑良好形象的有利時機。經過認真思考,我決定找他的班主任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