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難道沒有危機嗎?當然有。可它為何能夠一帆風順地發展下去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其領導者具有超強的危機管理能力,能夠通過變革化解危機。但是,變革要及時,否則,等到危機臨頭時,再變革則就毫無作用了。不過,通過通用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及時變革可以預防危機。
主動出擊,化“危”為“機”
企業危機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當企業麵臨各種危機時,不同的危機處理方式將會給企業帶來截然相反的後果。如主動出擊,不僅能成功化解企業的危機,還能通過積極的行動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化危為機,並以此為契機重塑企業形象,促進企業發展。反之,處置危同遲緩則令使企業形象受損,甚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甲酒業是廣東省一家酒類貿易公司,主要代理國內外幾家酒品於省內銷售,銷售渠道以酒樓、夜場以及商場超市為主。
2003年2月中旬,“非典”疫情首先在廣東省迅速蔓延,這一災難對我國經濟的打擊,起初並沒有引起公司的高度重視,但銷售終端遭受的衝擊很快顯現出來了。3月份,公司月銷售額隻有上年同期的40%,即便不考慮春節之後傳統淡季的影響,這一業績也極不正常。
一線銷售人員反饋的信息是,由於“非典”疫情,人們都不願外出消費了。酒吧、歌廳、夜總會等夜場,銷售基本停滯;商場超市銷售也迅速萎縮,銷量下降了一半。一連幾周,公司高層麵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毫無應對之策。如果消極等待,公司必然會陷入困境,不得不撤點裁員。經過冷靜分析,他們認識到,隻有積極尋求對策才能走出困境。
經過調查分析,他們認為,目前受“非典”影響最大的是廣州和深圳兩個市場,廣州相對更加嚴重,而公司的主要銷售市場正是這兩個地方。鑒於此,企業必須另行開拓市場。經過走訪市場他們發現,雖然廣州和深圳兩個市場蕭條,但廣州市郊縣的番禺、花都、增城等二級城市受“非典”影響相對較小;清遠和韶關雖出現了搶購大米、食油等現象,但都很快得到平息;南海、佛山、江門、肇慶、珠海、中山等地受到的衝擊也遠沒有廣州大。在廣東鄉鎮農村,人們愛去大排檔,店主也多在餐廳外麵擺上桌椅待客,這裏空氣流通清新,消費者吃著心裏踏實,所以雖然受“非典”影響不如以前紅火,但比廣州要好得多。所以,這些地方應當作為近期市場開發的重點。
在酒品的銷售上,他們也做出了調整。通常情況下,從三月份一直到九月份都是銷售紅酒和啤酒的旺季,但由於高檔啤酒和紅酒的銷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夜場,所以這方麵的銷量也萎縮了。有的生產廠家也將促銷人員就地遣散。於是,公司明確提出將中低檔啤酒作為現階段促銷的重點。
但是,在“非典”時期,夜場的高檔啤酒和紅酒生意每況愈下,為穩住陣腳,公司要求回訪夜場,他們通過給終端商送口罩和消毒液,表達愛心,努力做好客情維護,同時對那些因“非典”而回家休息的夜場服務員、酒吧負責人,通過多種形式表達對他們的關心,以爭取複工後可以對公司代理的酒水積極推介。同時,也密切關注這一市場的變化。
負責夜場渠道的銷售人員完成這些工作後,馬上撤回插入到社區推銷隊伍中去。當大賣場人們不敢多去的心理出現後,社區店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公司和廣州、深圳一些社區便利店加強了合作,同廠家一起給這些店做堆頭陳列,酒水特價;除此之外,與分布在社區附近的眾多小型夫妻店也加強聯係,派出人員疏通渠道,為公司以後代理其他食品飲料建立了渠道。同時,公司還聯合廠家共同印製了防治“非典”的宣傳手冊,手冊背麵印有公司所代理的各種酒水的廣告,在社區裏大量投放。
實際上,並非所有的酒樓和超市都受到了“非典”的衝擊。同在一個疫區,生意也是完全不同的,那些有特色、消毒徹底、通風良好、幹淨衛生的酒樓超市,生意依然很好。至於那些露天餐廳更不用說。由於此類場所仍有一定數量的酒水需求,所以公司決定繼續保留此類場所的促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