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消滅危機
一個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危機處理機製,一個企業家必須掌握化險為夷的危機處理本領。但有一種方法可使危機消失於無形之中,那就是創新。創新是人類最為珍貴的精神源泉,沒有創新思維,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於企業而言,危機在所難免,但企業若始終保持創新的狀態,那麼就可無往而不勝。
明尼蘇達礦業製造公司(因英文名稱頭三個單詞以M開頭,所以簡3M公司)以其為員工提供創新的環境而著稱,視革新為其成長的方式,視新產品為生命。公司的目標是:每年銷售量的30%從前4年研製的產品中取得。每年,3M公司都要開發200多種新產品。因此,公司從沒有遇到過危機。它那傳奇般的注重創新的精神已使3M公司連續多年成為最受人羨慕的企業之一。
下麵就來了解一下3M公司是如何進行創新的。
其一,文化創新。
3M公司的企業文化突出表現為鼓勵創新的企業精神。3M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堅持不懈,從失敗中學習;好奇心、耐心、親力親為的管理風格;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的作用,發揮好主意的威力。
英雄:公司的創新英雄向員工們證明,在3M宣傳新思想、開創新產業是完全可能取得成功的,一旦你成功了,你就會得到獎勵和承認。
自由:員工享有自由表達觀點的權利,同時還可以得到公司的支持和鼓勵。
堅韌:如果管理人員對一個主意或計劃隻說一個“不”字,員工就能明白他的真正意思,則表示公司現在還不能接受這一計劃或主意。因此,需要重新找一個能讓人接受的方法。
3M公司知道,有強烈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知識員工是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資源,是3M賴以達到目標的主要工具。因此,3M的管理人員相信,建立有利於創新方麵的文化氛圍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行為規則創新。
新產品不是吹出來的。為了創造一個有利於革新的環境,3M公司每年將年銷售額的7%用於產品研究和開發,這相當於一般公司的二倍。
3M公司鼓勵每一個人開發新產品,公司有名的“15%規則”允許每個技術人員至多可用15%的時間來“幹私活”,即搞個人感興趣的工作方案,至於這些方案是否有利於公司,3M一律不管。當產生一個有希望的構思時,公司將會組織一個由該構思的提出者和來自生產銷售、營銷以及法律部門的誌願者組成的構思風險小組,一切費用由公司負責。該小組培育產品,並保護它免受公司苛刻的調查。小組成員始終和產品呆在一起,直到它失敗或成功,然後回到各自原先的崗位上,或者繼續與新產品呆在一起。有些風險小組在使一個構思成功之前嚐試了3次或4次。對於風險小組來說,如果他們的新產品在開發後的3年內銷售額達200萬美元,3M公司就會把“進步獎”授予他們。假如達不到這一要求,則另當別論。
在執著追求新產品的過程中,3M公司始終與顧客保持緊密聯係。在新產品開發的每一個時期,都對顧客的偏好進行重新估價。市場營銷人員和科技人員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緊密合作,而且研究與開發人員也都積極地參與開發整個市場營銷戰略。
3M公司知道為了獲得最大的成功,它必須嚐試成千上萬種新產品構思。它把錯誤和失敗當作創造和革新的必經之路。其實,3M公司向來認為:如果你不犯錯,那就證明你沒做任何事。但正如後來事實所表明的那樣,許多“大錯誤”都成為3M公司最成功的一些產品。3M公司的老職員很愛講一個化學家的故事——她偶爾把一種新化學混合物濺到網球鞋上,幾天之後,她注意到濺在化學混合物的鞋麵部分不易被弄贓,該化學混合物後來成為斯可佳牌(Scotchgard)織物保護劑。正因為3M的不斷創新,所以能夠合乎時代的潮流,順流而上,使3M公司的危機管理得以有效地實施。
在3M公司中,人們時刻可以聽到談論創新問題的3M正式宣言,就是要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創新力的公司”。3M對創新的解釋既醒目又簡單,創新=新思想+能夠帶來改進或利潤的行動。其中關鍵是行動。3M不僅確立創新的價值和信念,還在行為準則上予以確立。3M公司正因為有了創新這一法寶,所以才化解了所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