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宋軍看到主帥奮勇當先,一個個不甘示弱,勇往直前,一下子士氣大振。隻殺得金兵金將丟盔卸甲,抱頭鼠竄。
尤其是小字輩中的“小五虎”:嶽雲、張憲、何元慶、狄雷、付天亮等人,更是使出渾身本領,錘頭和槍杆根本看不出什麼顏色,殺得金兵隻恨爹媽少生兩條腿,無論金兀術如何喊叫?金兵如潮水一般退了下來,哈迷蚩、賽裏都奉勸金兀術退回五裏店再做計較,無奈之下,金兀術領著殘兵敗將退回五裏店。
午時已過,若讓金軍得到休整,養足精神,補充食物和器械,恐怕宋軍又要付出更大的傷亡。所以,嶽飛果斷決定,一鼓作氣,徹底打敗金軍,他從得勝鉤上摘下瀝泉神槍,往空中一舉道:“三軍兒郎,金軍疲竭待喘,必以反撲;隨吾剿敵,一鼓而蕩!”
說完,千軍萬馬撲向金軍,金兀術的殘兵敗將在退往五裏店時,死傷被俘過半。此時,嶽家軍已經逼近五裏店,忽然前軍大亂,左側高坡之上,大量的石餅、拋子、滾木、礌石順著高坡往下滾,砸得宋軍將士死傷無數,前衝之勢頓時受挫。
衝在前麵的嶽飛趕緊勒住戰馬,將右手瀝泉神矛一橫,阻止士卒前衝。身為三軍主帥,嶽飛不能讓萬千士卒當墊背,他大聲言道:“為將者,士之魂也!險難時,率先垂之。”
說完,嶽飛領主將、偏將、牙將打衝鋒,率先垂範,目的是引誘金軍進攻,消耗金軍的滾木擂石。果然,一陣衝鋒後,金軍的攻勢弱了很多,餘化龍因為從軍比較遲,還沒有立過像樣的功勞,此次衝鋒,餘化龍始終搶在前麵。他一看金軍攻勢減弱,他一催白色戰馬,領著鯤鵬洞的一百多死士奮力往上衝。
就在這時,隻聽“呼隆呼隆”的聲音由遠及近,百多十人抬頭一看,忽見山坡之上滾下一具比棺木還大“鐵軲轆”,“鐵軲轆”半人多高,寬度在五尺左右,厚度約為三尺,“鐵軲轆”四周布滿一尺多長的利刃,沿著石頭鋪就的山道往下滾,疾若九天奔雷,勢若彗星撞地。
轉瞬之間,“鐵軲轆”以雷霆萬鈞之勢撞向最前方的餘化龍,餘化龍情知不妙,雙手握緊虎頭鏨金槍,一個“鳳凰出巢”,想頂住“鐵軲轆”的下衝之勢。
怎奈?“鐵軲轆”衝擊的力道太強,根本阻擋不了下滑之勢,餘化龍“哎呀”一聲,跌出石道之外,白色戰馬和身後死士都成為肉餅,還有許多死士都被釘在利刃之上,景象慘不忍睹,餘化龍僥幸撿得一條性命。
嶽飛剛想上前,被張憲攔了下來,道:“父帥為三軍主帥,身體尚未恢複,怎能涉身犯險?”說完,一挺虎頭鏨金槍闖了上來。
還沒等張憲到達半途,又聽到“呼隆呼隆”的響聲,又一輛布滿利刃的“鐵軲轆”滾了下來,張憲握緊槍杆,一個“天地同壽”,用虎頭鏨金槍抵住“鐵軲轆”,盡管張憲有所防備,但是,“天地同壽”也僅僅讓“鐵軲轆”遲滯一下,還是阻擋不了“鐵軲轆”的下滑之勢,張憲趕緊一個“鐵拐李倒下天梯”,“噌”一聲,從馬背之上跳了下來,順著坡勢滾落道旁,虎頭鏨金槍掉落石道之上。
各位看官,這個“鐵軲轆”為何物?原來“鐵軲轆”就是名震千年的鐵滑車。鐵滑車為精鐵和雜木打造,先用巨木搭建框架,框架外邊用三道精鐵做的鐵箍箍緊,鐵箍之上鑄有蒺藜似的倒刺和利刃,框架下安裝鐵軲轆。備用時,將鐵滑車置於石道上方,一律用牛皮大帶固定,然後將框架內填滿石頭。
當對方進攻時,上方的人砍斷牛皮大帶,鐵滑車就會順著石道快速滾下,力道之猛,驚世駭俗,若有進攻者,即使不被鐵滑車碾成肉泥,也會被鐵蒺藜和利刃刺成篩網,所以,要想殲滅金軍,必須通過石道,餘化龍、張憲才拚死往上衝。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由晌午攻到未時,依然無法突破,急得嶽飛渾身冒汗,一籌莫展;他幾次要親自衝上去一探究竟,都被眾將阻攔。
就在這時,從隊伍後方竄出一匹青鬃馬,馬上之人身高在八尺開在,赤膊著上身,下身隻有粗布短褲;頭上無發,一腦門的癩俐禿頭,手擒一根镔鐵齊眉棍。他在馬上一邊跑,一邊高聲斷喝:“龍陽高癩子來也!”
這真是:背盟棄義遣南師,妄圖中原內心癡;江山代有人才出,捍衛華夏忠心摯。嶽雲錘震金蟬子高仲槍挑鐵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