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才是人性,社會性的缺乏就是人性的缺乏。社會性的輸入未必需要真正的社會實踐,通過閱讀與觀察也同樣可以獲得社會性。閱讀與觀察也正是我的社會性的全部來源。然而,在實際上,社會性也意味著一種開放的生活,而我選擇的是封閉的生活。我經常選擇較少碰上熟人,也不那麼顯眼的路線。我不喜歡穿著時髦衣服以讓別人刮目相看,更不喜歡引人注意。我甚至於沒有攀比心和羞恥感。中專的時候,如果不是同伴指出我所穿的爛出一個大窟窿的衣服讓同行的他很沒有麵子,我幾乎不會注意到這一點。
中學到中專的青春時代,我從沒有想過要吸引女生的注意,更沒有想過要喜歡她們。然而,有的女生會直接的提示我說:你也注意注意你的自我形象啊!
那些女生們,不管漂亮與否,都與我無關。我不喜歡她們,更難以對她們產生親切感,隻因為她們是真實的人。
我喜歡外國女孩,因為她們不像是真實的人,真實的人令人恐懼、忌諱。
我喜歡攝影和畫麵中的女孩,因為她們根本不是真實的人。這種喜歡,隻是一種葉公好龍。如果畫麵中的女孩來到身邊,我會很介意、會很尷尬。。
首先你需要適應生活,然後才是適應社會。對我而言,適應社會是一種奢侈,而適應生活,則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