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繁葉滿枝,鳥兒歡悅。風,言不盡盛夏情,水,道不明世間事。歲月,規規矩矩,一往無前。收起難以舍棄的春意,腳步,依然繼續。

一輪豔陽高懸,其懷間世事,好不熱鬧。

遠山,因一聲聲漸近的樂音而變得顯目。平凡的小鎮,平淡的生活,本該一如既往的寧靜,卻注定會被這突來的喇叭鑼鼓聲所打破。毋庸置疑,這是重大事件將公布的前奏。

街道上,人頭攢動。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擠滿人群的街上,沸沸揚揚。

隨著音樂聲的臨近,人群中的話語變得更加淩亂。

“發生什麼事了?”

“不知道啊。”

“該不會是有什麼大官到我們這來了吧。”

“不會要頒布什麼政策了吧。”

“不知道會是好事還是壞事呦。”

一時間,眾人異語,人群騷動的更加厲害。有人興奮,有人擔憂。

此時,在城門前山邊轉角處,一列身穿花紅大褂,手持喇叭鑼鼓,滿麵紅光的樂手正緩緩走來,邊走邊興奮的擺弄著各自手中的樂器。

在這一行中,居中位置上,一個身穿華麗紅裝的,皮膚黝黑的少年,正騎坐在一匹同樣裝扮好貴的駿馬之上,在樂手的相伴下走來。

此時,觀者皆是驚歎不已,聲音便又是一番嘈雜。

不時有人驚叫:“啊!那不是關嶽嗎?”

有人答道:“對對對,我記得他,他是關嶽,是關奶奶的孫子。”

“啊!難道他考中狀元了麼?”

“狀元?這是真的麼?”

“真的真的,我已經聽說了。”

“啊!我們鎮上有人中狀元啦!啊……”

頓時,人群間掌聲四起,一片歡聲。

這時,不知何時便早已等候在城門口的本地官員,點燃了已準備好鞭炮,並上前迎接金科狀元的歸來。

歡聲笑語之中,轟隆隆的鞭炮聲飛上雲層,在同樣歡快的風兒的攜伴下,飄到了在城鎮另一邊的郊區。此時,雨蘭正在安靜的擺弄著手中的刺繡。

月前,老舊的城牆下,行人絡繹往來的城門口,和許多目送親人赴京趕考的人一樣,雨蘭朦朧的淚眼裏,關嶽的身影消失在了不遠處山的拐角處。

的確,時間如逝。許多曾經懵懂在學堂中稚嫩孩童,已然長大,懷揣著家人的期盼,及內心的遠大抱負,或結伴,或孤身踏上決定他們命運的路途。其間成與敗,糾結在當局者淩亂的思緒當中,以致旁觀者難免忐忑,心緒難安。

清風淡雅,繚繞心弦。所謂送君千裏,終須一別。語雖斷,情未絕,綿綿情愫,待君歸時述。

雨蘭將肩上的包袱遞給關嶽,並從懷中取出一道平安符掛在關嶽的脖子上,願他在外安康,一番叮囑後,便催促他趁早趕路。難舍的相擁之後,關嶽便轉身,昂首闊步的遠去。

雨蘭的目光酸澀,卻深沉。無言的思緒在她心間徘徊,祝君一路平安,願君早日歸來。

關嶽走後,雨蘭的生活還在繼續。雖然有斷時間見不到關嶽,雨蘭難免日夜思念,但還有小慧的陪伴,以致她的生活,沒有那份來自思念的孤單。

閑暇之餘,雨蘭便會來到關奶奶的靈位前,點上幾柱香,並在內心默默祈禱,希望奶奶能保佑她的孫子身體安康,高中歸來。

雖然關奶奶已經去世多年,但她留下來的這個家,還是和她離開時一樣,幹淨,簡潔。關奶奶是個勤勞的人,在她教導下,雨蘭繼承了她的勤勞。雨蘭靠自己的堅強,用她積極純樸的個性,自力更生,在供關嶽繼續念書的同時,將這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想必,關奶奶在九泉之下,已然能欣然一笑。

在陽光明媚的院子裏,晾曬著雨蘭從山上采回來的草藥,陣陣藥香,使得偶爾飛過的鳥兒們亦不忘駐足片刻,靜靜品味。

院角,是一些開放在夏季的蘭花,雖然此時它們還隻是花苞,但不用多久便會開放。也許,蘭花盛開之時,便是嶽哥歸來之日吧,雨蘭總是這樣想象著。

其實,一直以來,雨蘭都沒有忘記培育蘭花。再看到父親留在故居裏那些關於雨蘭的書籍時,她便強烈的渴望能栽培出一株雨蘭。那樣,她就能向雨蘭許願,得知父親的消息。雖然,這些年來依然一無所獲,但她的執著,時刻都在澆灌著她的信念,她不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