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嬤嬤不知所措地看著雲氏,見雲氏一副不容置疑的模樣,便求助地望著劉嬤嬤。李君如想起之前方嬤嬤聽說雲南來人,還說借此聽打聽外祖父他們的話。方嬤嬤不知道陳家提過的事?

李君如暗自搖頭,方嬤嬤是雲氏的陪房,劉嬤嬤是雲家出事後,奉了外祖母之命來服侍雲氏,經過曾祖父同意留在了雲氏身邊。雲氏不可能告訴了劉嬤嬤,卻不告訴方嬤嬤。

雲氏待她們,一向不分彼此。

那到底是什麼緣故讓雲氏和劉嬤嬤聽到“雲南”兩字便如驚弓之鳥?連方嬤嬤都不知的緣故……

李君如被雲氏拽著,一時拖不得身,索性再仔細想想。

前世,她這個年紀不會關心這些,後來跟著臭老頭,臭老頭喝了酒,天南地北地倒是常議論世事。哪個時候再回頭看,就是在雲南王大婚去封地兩年後,太子被廢,一年後四皇子晉王被貶為庶人,大半年後雲家出事。相隔不遠不近,難道雲家因為和晉王有關才遭到成宗皇帝猜疑?

在她後來所知的那些信息裏,晉王並沒有去封地。而雲家和李家也不一樣,雲家是外臣,一直鎮守福建。皇帝不召見不得進京,母親嫁給父親後,也隻帶著兒女們回過一次娘家。

不過,每年過年,外祖母都會來一次京城,參加由皇後娘娘舉辦的宮宴。李君如連曾祖父的模樣都不怎麼記得,外祖母的模樣更是模糊不清,隻約莫記得是位非常和藹的婦人,每次都會給他們兄妹三人帶很多禮物。她前世最後一次見外祖母應該是她八歲那年。

那年,外祖父一家被召進京,誰也沒想到等待他們的竟然是流放。

雲家和晉王會有什麼聯係?李君如從雲家入手,卻怎麼也想不出來,那就隻能換了一個角度……晉王是德妃娘娘的兒子,德妃娘娘的娘家武夷侯在晉王被貶為庶人前,就剝了爵獲罪入獄,德妃娘娘當年冬天鬱鬱而終。

武夷侯祖籍邵武府,出自邵武府享譽盛名的“進士鄉”!德妃娘娘便是在那個地方長大的,她才貌雙全,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據說,當年選秀時,一曲征服了成宗皇帝,成宗皇帝還特地為她做了一首詩。後來,德妃娘娘生了四皇子,廖家人也格外爭氣,接連凱旋,後封了世襲罔替的武夷侯。

德妃娘娘一曲驚豔四座傳為佳話,引得天下文人歌頌、閨秀紛紛效仿。京城的女孩也一樣,而李家太夫人請了四位先生教她的孫女們。

李君如心頭一驚:廖家祖籍邵武府,雲家祖籍榕城,同屬福建省!

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遭到成宗皇帝猜疑,還是因為,雲家真的和晉王有關?

不可能,雖然她對外祖父家的事並不怎麼了解。但據她所知,雲家不管是娶媳婦還是嫁女兒,隻選品行不看家世。就她知道的兩位表嫂出身都很普通,門第遠遠不及雲家,雲家很少與京城的達官貴人結為姻親。唯獨她的母親雲氏是個例外,嫁到了天子近臣李家。

也因為這個緣故,雲家在大周五大家族中排名最末,中規中矩、一心報國卻仍舊不得善終。最後得了臭老頭一句:“生不逢時!”

“娘,您是不是怕外祖父他們被雲南王牽累?”

雲氏果然一怔,劉嬤嬤也愣了愣,沒想到李君如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李君如看著她們的模樣,就知道自己這才找到了真正的症結。她分析道:“娘不如換個角度想一想,咱們這般害怕,難道雲南王就不害怕?他敢派人來,可見已安排妥當。再說,咱們榮州都山高皇帝遠的,更何況雲南?”

那地方距離京城也遠著呢,雲南王在那地方已經營好幾年。李君如就不信,他真的隻是在那地方安安穩穩地當一個土皇帝,而不做任何安排打算。否則,哪有後來的延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