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嬤嬤與雲氏一樣,神情說不出的慌張。她繞過方嬤嬤,步履如飛地朝雲氏走去,來不及見禮就道:“雲南來的!夫人,您不是說婉拒了麼?怎麼還會來?”
雲氏臉色煞白,屋裏氣氛凝重,無端端的就叫困惑的李君如也跟著緊張起來。她忽然意識到,自己的打算可能沒有那麼容易實行。
可為什麼?
李政廷拒絕陳三老爺的提議,隻是想著她年幼,恐怕會辜負那位貴人。她現在這個年紀,沒有見過她行醫,或被她醫好,的確很難相信她是大夫。她就是為了這個,才不顧雲氏反對堅持拋頭露麵給人看病,還讓自己在當地小有名氣。
“夫人別慌,老爺這會子請了陳三老爺和那位雲南來的霍公子去書房了。”劉嬤嬤安慰著六神無主的雲氏,“老爺他心裏有數的。”
雲氏想到丈夫,仿佛一下子有了支柱,劉嬤嬤忙去倒了一碗滾燙的茶水來,扶著雲氏坐下來,嘴裏不停地說:“也是奴婢糊塗瞎猜,雖然是從雲南來,可這霍公子未必就是雲南王的人。”
這樣的話連她自己都說服不了,如何能說服雲氏。
雲氏雖性子軟弱,並非愚昧的人。她當即就道:“若無關,為何他們來了直奔陳家?可見陳家早就與雲南那邊通了氣,來了之後陳三老爺就直接領著他們來咱們家了。”
說著說著又自責起來:“這都怨我,上回你給我說,陳家在榮州的地界上尋李姓大夫,我沒放心上。後來陳三太太求到我跟前,我心軟……竟闖了禍!”
劉嬤嬤道:“咱們哪裏知道陳家尋李姓大夫做什麼?這也怨不得夫人,瞧著陳三太太那模樣,就是奴婢也會心軟。”
李君如忍不住問劉嬤嬤:“到底怎麼回事?”
劉嬤嬤口不擇言地道:“四姑娘年幼不知,倘或真和雲南那位貴人有關,就麻煩了!”
見李君如蹙眉盯著自己,劉嬤嬤略遲疑,聲音壓低了兩分,道:“那位貴人的脾氣可不像陳老太太!四姑娘如今也懂事了,奴婢就和四姑娘直說。那位貴人已病了很多年,皇上憐惜她,請便天下名醫都束手無策。還曾請過福建的韓老神醫,本來已有好轉,後來不知怎麼的,又病的厲害。她一怒之下,把韓老神醫杖斃了!”
李君如訝然,她從來沒聽說過。
劉嬤嬤接著道:“後來她時好時壞,求了皇上的旨意要去氣候宜人的雲南養病,皇上便封了七皇子為滇王。”
因封地在雲南,一般都稱呼雲南王。
李君如腦海裏卻響起臭老頭評價那位貴人的話:“精明強幹、殺決果伐!”
耳邊卻是劉嬤嬤焦慮萬分的聲音:“從前曾太老爺在世,她也還在宮裏時,也請曾太老爺瞧過,曾太老爺都沒法子,四姑娘何苦去趟這趟渾水?雖然,咱們也不知她如今到底怎麼樣,可她的脾氣……”
如果李君如真的隻是個十二三歲的姑娘,可能會被嚇著。可她再不聰慧,活了三十多歲還會被這樣的話唬住?
而且,李君如發覺劉嬤嬤說請過曾太老爺時目光閃爍——劉嬤嬤撒謊了。
她知道劉嬤嬤和雲氏還有事瞞著她,或者有什麼話不方便說。她想到了流放雲南的外祖父一家。
外祖父一家出事時,她年紀小,父親和母親從未與她說過,她根本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來有一年跟著臭老頭去了榕城,雲府宅子被封,她不得而入,買了祭品在宅子外祭拜了外祖父、外祖母和三位舅舅。當時,一向瘋瘋癲癲的臭老頭感歎道:“有些人年輕時精明能幹,越來越糊塗,可憐雲家一門忠烈。”
延隆六年,皇帝為雲家沉冤昭雪——雲氏一門忠良被奸人所害,奸人伏法,追封她外祖父為武安王。
臭老頭笑笑說:“子不言父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