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反腐的緣起及其相關特點分析
公共管理
作者:任一倫 王嬌
摘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腐敗案件通過微博、論壇等新興媒體被揭發,“網絡反腐”一詞也迅速進入公眾的視野。網絡反腐產生可以說是借網絡發展的大勢,但也有其必然的因素。網絡反腐作為反腐倡廉建設的新戰場有著傳統反腐無法比擬的優勢,如信息的互動性、參與的便捷性等等。本文基於此,就網絡反腐的興起緣由及其相關特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網絡反腐緣起特點
一、網絡反腐的產生
“網絡反腐”,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我國黨風廉政建設中出現的一個新名詞、新概念,是互聯網上點擊率最高的“關鍵詞”之一,也成為社會各界特別是領導幹部和專家學者關注度很高的一個重要問題,已經被收入《中共黨建辭典》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網民參與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腐敗案件在網絡推動下被曝光和處理,網絡監督的力量也在日益顯現,網絡反腐正在成為一種時代潮流。作為傳統監督手段和專門機構反腐的重要補充,網絡反腐在新時期的反腐倡廉建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已經深深植根於“下至平民,上至高官”的整體公民意識中,也有效的推動著反腐敗鬥爭的深入開展。
1.網絡反腐產生的主體因素
網民關心反腐。網民關注網絡反腐、參與網絡反腐是因為對網絡反腐抱有希望,而不是單純的對一件新鮮事物的好奇。近年來,網絡反腐成為各大搜索引擎的熱門詞彙和微博、BLOG以及各大網站的熱議話題同樣說明網民對網絡反腐的高度關注。網民的強烈關注也是網絡反腐盛行的重要推力之一。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網民的關注猶如長鳴的警鍾時刻提醒有關單位要有所作為,有對公眾有一個交代。反之,如若每個人都保持沉默,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那即便網絡反腐的受眾麵何其之大也不會形成網絡公共事件,更無從談起反腐敗了。
權利意識覺醒。隨著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的社會主義發著進程不斷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升。人們從最早的吃飽穿暖的簡單需求慢慢的開始更多地關注自身的切身利益以及合法權利,民眾的民主意識、參與意識、監督意識越來越強並急切地開始尋求行使自身權利的途徑。此時,集便利、快捷等優勢於一身的互聯網便理所當然地進入了公眾的視野。通過互聯網廣大網民可以表達自身訴求、提出意見看法、監督權力運行和製造輿論壓力。正是廣大民眾權利意識的覺醒促成了網絡反腐的產生,也正是因為權利意識的覺醒喚起了廣大網民潛在的力量,使民眾不再沉默。
2.網絡反腐產生的外在條件
網絡發展迅速。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截至2013年6月30日,我國網民數量較2013年年初又增加將近三千萬人達到5.91億。依照這樣的高速增長網民的數量很快就會超過我國總人口數的一半,更多的人會接觸到互聯網。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網絡反腐提供了生根發芽的肥沃土壤,也為網絡反腐日後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