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與紐約:新聞出版國際影響力對比(2 / 3)

1.北京地區出版的主要報紙、雜誌的影響力。

依據OCLC數據庫,本文逐一對北京地區的主要媒體進行檢索,檢索時間是2014年12月,發現北京日報集團、北京青年報集團所屬的20家報紙中,隻有5家報紙在世界圖書館係統有收藏。這5家報紙的名稱和收藏圖書館數量分別是《北京日報》12家、《北京青年報》10家、《北京晚報》6家、《法製晚報》4家、《北京科技報》1家。這 20家報紙中,沒有一家具有外文版,這也客觀上限製了以英語為主的世界圖書館收藏係統的傳播。

由北京新聞出版局管轄的雜誌(理論學術、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約有30家,但隻有14家有收藏:這14家雜誌的名稱、收藏圖書館數量分別是《收藏家》42家、《十月》69家、《北京文學》66家、《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6家、《前線》28家、《北京社會科學》37家、《北京檔案》43家、《北京觀察》19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15家、《新聞與寫作》18家、《父母必讀》22家、《大學生》9家、《職業女性》8家、《少年科學畫報》4家。

在OCLC檢索到的報紙、雜誌數量除以北京新聞出版局所管轄的所有報紙、雜誌總數,就得出北京地區主流傳媒的海外傳播到達率,分別是雜誌46%,報紙為26%。顯然,這是一個很低的水平。

本文還專門選取了加拿大22家圖書館(13家公共館、9家大學圖書館)對《十月》《北京文學》《前線》《父母必讀》等四份具有普遍性讀者的雜誌,以及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土語詞典》《北京老城門》《北京的胡同》《北京古建築掠影》等4本具有北京特色的圖書進行流轉率(年借閱)的抽樣,發現在鼓勵文化多樣性發展的加拿大地區,這8份具有北京特色的出版物和圖書,年平均流轉率均小於2次,流轉率同樣很低。可以說,北京地區的新聞出版的國際影響力很低。

除北京地區媒體之外,本文還在2014年12月底檢索了辦公室設在北京的主要國家級報紙、雜誌的圖書館收藏數據:發現號稱“中國第一大報”的《人民日報》是156家,是《北京日報》的13倍;麵向全球發行的《中國日報》(英文版)在線數據收藏是252家,紙介版157家,是《北京青年報》的15倍;最能顯現中國核心價值觀的《求實》雜誌是113家,是《前線》雜誌的4倍。這些數據體現了中國國家級報刊雜誌與地方報刊雜誌之間國際影響力的差距。

在專業媒體方麵,由中國新聞社主辦,以國內、國際重大新聞報道為主,強化時政新聞的內容,旨在構建中國權威時政傳媒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中國新聞周刊》雜誌,在全世界收藏圖書館數量僅有13家;全麵觀察並追蹤中國經濟改革的重大舉措、經濟政策以及行業發展動向的《財經》雜誌是42家。這些數據雖然好於北京新聞出版廣電局所轄的報紙、雜誌,但與紐約的世界知名報刊相比,總體上的國際影響力還處於很低的水平。

2.紐約主要報紙、雜誌的影響力。

依據OCLC世界圖書館收藏係統可以發現,當今世界最有影響的《紐約時報》,其全世界收藏圖書館數量為3610家,是《人民日報》156家的23倍,是《北京日報》12家的300倍;創造了世界政治人物評價的“《時代》(Time)封麵人物”的《時代》周刊雜誌,全世界收藏圖書館數量為6849家,是《求是》雜誌113家的60倍,是北京《前線》雜誌的244倍;發行高達300萬份、全世界各地新聞風向標的《新聞周刊》,收藏圖書館數量為6279家,是中國新聞社主辦的《中國新聞周刊》13家的483倍;以全球經濟論壇聞名世界的“世界財富論壇”和“世界500強排行榜”的《財富》(Fortune)雜誌,全球收藏圖書館數量為4623家,是中國《財經》雜誌42家的110倍。這些數據顯示了中國新聞出版業在國際上所處的真實地位。

顯然,紐約具有覆蓋全球的新聞出版傳媒業集群,其無與倫比的國際影響力成就了紐約的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除以上提及的《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財富》《新聞周刊》等雜誌外,美國三大廣播電視網和一些世界有影響力的報刊、通訊社的總部都設在這裏。世界排名前10 位的消費類雜誌中有6 家總部設在紐約,美國 30%的出版產業從業人員工作、居住在紐約。此外,紐約擁有 80 多種有線新聞服務、4 個國家級電視網總部、至少 25 家有線電視公司,全球著名媒體集團多數在這裏有分公司,並吸引了不少的公司總部,比如維亞康姆公司、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紐約時報集團等。麵向全球發行的最為知名的雜誌社、出版社差不多都在紐約設有辦公室。正是這些“巨無霸”級傳媒業,將紐約所代表的政治價值觀、經濟金融秩序、文化評判標準等信息傳播到了全世界。美國文化的全球傳播,關鍵在於擁有了覆蓋全世界的傳媒業,這一點正是中國文化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