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景教學在輸液故障處理中的應用(1 / 2)

情景教學在輸液故障處理中的應用

教學改革

作者:榮豔嬌

【摘要】情景教學法應用在靜脈輸液故障處理教學中,主要體現在實施前的準備、學生彙報演示和教師點評三個環節中,實踐證明情景教學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觀念、思維方式及溝通技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為日後走上臨床護理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輸液故障;情景教學;靜脈輸液;教學應用

在以往的教學中,靜脈輸液的教學重點放在靜脈輸液操作的流程上,希望我們的學生在為患者實施靜脈輸液時,能做到一針見血、操作嫻熟、為患者減輕痛苦,但是卻輕視了輸液故障的教學。導致學生能夠靜脈穿刺成功,但在麵對輸液故障時,學生卻陷入束手無策的窘境。針對這一問題,特對輸液故障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麵對輸液故障從不會處理到得心應手。

一、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具體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識,真正做到寓教於情,寓教於景,寓教於樂[1]。

二、情景教學實施前準備

1、用物準備

注射盤、消毒液、止血帶、棉簽、彎盤、輸液器、頭皮針、膠布、輸液貼、輸液溶液、輸液架、筆、靜脈輸液手臂等。

2、人員準備

將學生分組,每組學生6-8人,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護士,其他同學參與分析、討論及總結,最後選派兩名代表彙報演示。

3、知識準備

教師先給同學們講解靜脈輸液原理的相關知識,繼而引出輸液故障。靜脈輸液是利用大氣壓力和液體靜壓形成的輸液係統內壓高於人體靜脈壓力的原理,將大量無菌溶液或藥液直接輸入靜脈的技術[2]。藥液能夠被順利的輸入靜脈內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液麵必須與外界大氣相通,輸液管附有一根與外界相通的通氣管來達到這一目的,同時這也增加了被汙染的幾率,為了減少了被汙染的幾率,所以越來越多的醫院使用軟包裝袋的溶液,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其變形,兩層包壁貼合直至溶液輸完。(2)液體瓶與穿刺部位之間要有一定的高度差,便會形成液體靜壓,一般而言,這個高度差應達到50-60cm。當大氣壓與液體靜壓所形成的的壓力與靜脈壓力相等時,液體便不滴,根據這一原理,可手動測量靜脈壓。與此同時,也告訴大家,液體不滴的原因之一是壓力不夠。(3)輸液管道通暢,無扭曲、折疊、受壓,針頭無阻塞,並確保在血管內。以上三個條件若有一個沒有實現,便會導致輸液故障。

4、情景模擬準備

學生進入情景模擬教學場地後,教師隨機將他們分配到預先設計好的各種輸液故障的情景中。我們設計了五種不同的場景,分別是液體不滴、滴管內液麵過高、滴管內液麵過低、滴管內液麵自行下降和滴管以下進入空氣。這裏需要提到的是,我們使用靜脈輸液手臂來模擬情景,以防真人真做對學生照成不良傷害。但是要求扮演護士及患者的同學應該進入角色,如護患者的情緒、患者的提問、護士的回答、護患之間的溝通及護士對患者的關愛等等,在場景模擬中都應表現出來。

三、學生分析、討論、總結及彙報演示

學生被分配到各各情景中後,大家首先要分析患者現在發生輸液故障的原因,第二步討論並總結這種輸液故障該如何讓處理?在處理過程中該注意什麼問題?患者該如何讓配合?操作過程中如何與患者溝通,以安撫患者的情緒?第三步將討論的結果進行模擬操作並口頭彙報演練,為最後的彙報演示做準備。每組同學準備好後,分別彙報演示,其他同學圍觀。

四、教師點評

每組學生彙報演示後教師都應進行點評並總結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在點評時,首先應對學生表現予以肯定及表揚,對不足之處加以補充,對錯誤之處給予糾正,必要時應親自示教。最後對常見輸液故障的處理進行總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