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景教學在輸液故障處理中的應用(2 / 2)

1、液體不滴

(1)針頭滑出血管外局部腫脹疼痛者,應關閉調節器,順針眼方向將針頭緩慢後退2-3mm,若自行回血好,再次詢問患者無明顯疼痛,液體可順利滴完;若後退不見回血,應拔出針頭,給予患者合理解釋,取得患者的理解與信任,重新穿刺,確保一針見血[3]。(2)針頭斜麵緊貼血管壁可翻轉針柄或適當變換肢體的姿勢[4]。(3)針頭阻塞首先關閉調節器,用手擠壓靠近頭皮針的輸液軟管,若鬆手後有回血,說明是針頭部分阻塞再擠壓幾次然後打開調節器液體便可以順利滴入;若鬆手後無回血,說明是針頭完全阻塞不可強行擠壓以免發生栓塞,應拔針從新穿刺。(4)靜脈痙攣是由於環境溫度較冷或輸入的液體溫度較低,引起血管收縮靜脈壓力升高所至,可提高室內溫度或給患者局部使用熱水袋來緩解靜脈痙攣。(5)壓力過低是因為輸液瓶與穿刺點之間的高度差過低所致,可抬高輸液瓶的位置或降低肢體的高度,還可以加壓輸液但旁邊必須有人看管以免發生空氣栓塞。

2、滴管內液麵過高

處理方法有兩種,一是將輸液瓶取下並傾斜,使瓶內的粗針頭露出液麵,待滴管內的液麵下降至理想高度再掛回輸液架上。另一種方法是,先將滴管上端的輸液管夾閉,然後將滴管的側孔打開,待滴管內的液麵下降至理想高度再關閉側孔鬆開輸液管即可。

3、滴管內液麵過低

可反折滴管下端的輸液管,用手擠壓滴管,使液體流入,待液麵升至適當水平時,鬆開下端輸液管即可[5]。

4、滴管內液麵自行下降

此時應檢查滴管與上端輸液管銜接是否緊密、有無鬆動,滴管有無破損或漏氣,必要時予以更換。

5、滴管以下進入空氣

處理方法根據進入空的量而確定,若僅為幾個氣泡,用手指輕彈使其進入滴管內即可;若進入空氣的量不超過下端輸液管的1/3時,先關閉調節器,擠壓滴管數次,使液麵達到1/3-1/2後,將下端輸液管由下往滴管方向纏繞在手指上或筆上,與此同時,告知患者將肢體慢慢抬高以防纏繞的同時將針頭拔出血管外,空氣被排入滴管後鬆開輸液管及調節器即可;若進入空氣的量超過下端輸液管的1/3時,同樣先關閉調節器,擠壓滴管數次,使液麵達到1/3-1/2後,將頭皮針軟管反折壓緊後,分離頭皮針軟管與乳頭,將調節器打開,排進輸液管內的空氣後關閉調節器再與頭皮針軟管鏈接即可。

五、小結

輸液故障的處理使用情景教學法後,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同學們希望多開展像這樣情景交融、身臨其境、聲情並茂的教學方式,讓他們從原來枯燥的教學方式中走出來,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從而轉變他們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觀念,培養他們嚴謹的思維方式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他們掌握了一些與患者溝通技巧,這些都為他們日後走上臨床護理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久華.情景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91-92.

[2] 薑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33.

[3] 王愛芳.靜脈輸液常見故障原因及處理對策[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0(9)616-617.

[4] 王娜娜,楊文.針柄翻轉在處理靜脈輸液故障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誌,2010(16)6.

[5] 陳美蓮.靜脈輸液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J].當代醫生,201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