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
在教學模式改革方麵,《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倡采用課堂麵授和計算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重視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強調網絡自主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教師利用多媒體投影設備輔助課堂教學的形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普及,但是課堂麵授和網絡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還是有待全麵推廣。
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構建了一個相對自由和開放的教學空間,學生可以按自己的實際水平和需要,自由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習材料,設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進度,不斷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調整,這就滿足了不同層次的要求。同時,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模式保證了聽說能力的培養,語言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技能訓練,好的聽力和口語需要大量的實踐練習,訓練密度與能力的提高是成正比的。在傳統課堂裏,由於教學模式單一、班級規模較大、教學時間有限,這種技能訓練相對不足,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模式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自由的訓練,在網絡上學生可以直接點播英語電影、英語節目、英語教學參考片等,這些為學生提供了比較真實的語言環境,有利於提高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此外,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為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實施新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教學法創造了條件。學生可以圍繞教材中的一個主題,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教室,利用網絡查資料、讀文獻、做調查、寫報告,再回到教室做陳述和搞討論。這種活動把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學到的語言知識得到了應用,真正做到了交際活動和語言學習相結合。
在開設網絡教學的同時,隨著學生水平的提高,學習興趣的增長,很多高校也鼓勵開設英語選修課,以更多實用性強、文化性強、知識性強等對學生輔助英語學習更有幫助的選修課程,以便與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更好地相互輔助,全麵提高教學成果。
3、教師的繼續學習問題
如果按照中學《課程標準》要求,那麼高中畢業生的英語水平將達到甚至超過《課程要求》的一般要求,所以廣大大學英語教師有可能將麵臨沒有基礎英語課可上的窘境,因此教師的繼續學習和進修問題顯得尤為迫切突出。然而純粹的學曆進修或引進高學曆的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並不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因為高學曆的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期間主要研究的是語言學、文學、翻譯學等文科類的學術知識,即使教師能開出跟他們專業接近或相關的選修課程,對非英語專業的本科生而言不太適用,而且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學生對此的學習興趣不會很濃。所以未來高校的英語教師首先要有紮實的英語基礎,並且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及操作能力,要有廣博的知識麵,能隨時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高校英語教師不僅要進修本專業的課程,更要拓寬知識麵,跨學科或交叉學科的進修將更顯得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這也是對高校英語教師知識的大學英語教學引起廣泛的重視和議論,這本身就說明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存在的問題、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希望。對於外語學習是否越早越好的說法,開設雙語課程的必要性,四、六級考試的重大改革,正是基於各種批評和質疑,我們更應該深入研究有爭議的地方,求同存異,讓我們更全麵地、慎重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更好的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能力強,真正能適應未來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張堯學. 關於本科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再思考[J]. 中國高等教育, 2003(12).
[2] 教育部. 普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教育部.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4] 朱菊芬. 從國外外語教育改革反思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南京: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5] 劉延秀,孔憲輝.計算機輔助自主學習+ 課堂的模式探索與學習者研究[J].外語界,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