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說,不公正的審判不僅毀壞了法律,而且還汙染了水源。這個很重要,不公正對整個社會危害太大了。這不是個案的問題,司法的權威、公信力都會受到損害。公正司法,是司法職業者最起碼的職業操守和底線。程序、結果、形象都要公正,才是秉公司法,法律也就有了溫度。
改革促進建立一支擁有現代理念的執法隊伍
陳旭:這幾年,我們推出了一係列的改革措施,比如檢察工作公開,重視發揮律師的作用等。應該說我們檢察機關還是嚐到甜頭的。
一個是使我們檢察官法治理念、程序意識、保障公民權利的意識有了一係列的提高,這對培養一支有現代理念、秉公執法的隊伍非常有效。另外,我覺得對於我們辦案方式的改變,從傳統到符合現代司法公開、公正理念上的轉變,也是非常有促動的。社會各界對檢察機關工作的了解、認同度也在不斷提升。
這次四中全會黨中央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如何在黨的領導下,依法獨立履行檢察權,要公正,要獨立。麵對一個人情社會,檢察機關要如何做到秉公執法,依法行使,排除幹擾,很大程度上是對檢察機關執法人員本身的考驗。
此外,要建立一套確保檢察權履行的公正運行機製:包括內部監督、人民監督員的監督和社會監督,這都是保證公正執法的重要機製。
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
陳旭:要建立一支有良好職業技能、操守、經驗的檢察隊伍,檢察機關還麵臨一次大的調整。原先,我們檢察機關人員來自各條戰線,非科班出身的不少,現在新生代的檢察人員已經成為檢察機關的主力。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缺少的就是經驗,但我們要防止從理論到理論,防止就案辦案和機械執法,不僅要從法律上解決問題還要從人民群眾是否能夠接受的角度去辦這個案子,這就是他們需要學習的地方。通過時間的磨礪,將來他們就是檢察機關的主力軍。
此外,將來我們還將從專家、學者、優秀律師中遴選檢察官,社會上優秀人士也可以到我們隊伍中來。我們向社會遴選的就是檢察官,甚至是高級檢察官,我們要引進一些高素質的人才和特殊需要的人才。擴大檢察官的來源是世界各國非常好的通用經驗,這一點我們可以吸收。
內部員額製的人員配置
陳旭:這次改革解決了一係列問題,包括解決了成為檢察官門檻比較低的問題。原來考進檢察院的大學畢業生,進來一年多就能成為助理檢察官,就能判案了。才25歲左右,社會經驗不足,就會引起群眾的擔心和疑慮。現在大學畢業生進來先當五年助理,等到當上檢察官就近30歲左右了,這個進門台階提高了,也解決了原來檢察官數量太多的問題。改革會涉及一些利益,但這次改革更多是給大家一個發展的空間,要成為一名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檢察官勢必具備更大的熱情和恒心。
我們原來沒有員額限製,整個檢察係統4000多人,檢察官、檢察官助理2800人左右,數量占所有人員的70%,而現在要降到33%。這是世界各國普遍的做法,隻有檢察官精英化、專業化、職業化,他們才有職業榮譽感。而之前有的檢察官不一定在辦案崗位上,比如在行政崗位上的,這些情況都要調整。我們要將上海市檢察官人數從2800人減少到1800人,那就是很大的變化,那樣檢察官的素質就會有很大提高。根據測算,未來我們上海檢察機關退休人數大約達到500多。要將一些優秀的年輕檢察員、律師遴選進來,這樣測算下來每年大約有100多名檢察員可以遴選進來,與以往每年遴選檢察官的人數和一名大學生成為一名檢察官的時間差不多,因此不會引起檢察係統大的動蕩和恐慌。
目前我們一線檢察官收入不高,社會熱切呼籲提高其薪酬。中央和市裏都有一個要求,就是提高一線辦案檢察官的薪酬,但不是普漲工資。我們希望辦案檢察官收入有比較大的提高,當然也存在和其他部門的相對比例考量,而且也要有一個過程。應該說,檢察官即便提高待遇,比如相對於一些高級律師的話,可能還不及他原來的水平,但是檢察官社會地位很高,其他國家地區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我們希望將來能有比較好的待遇保障和社會榮譽感,能留住人才。此外,我們還希望建立起檢察官人才培養的好的製度,能形成一個比較好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