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場景金融:互聯網金融的核心(2 / 2)

從用戶的視角看,用戶的場景需求是單一的、簡單的(例如移動閱讀、移動高清觀影等),然而要為這一需求提供良好的、完整的服務則需要橫跨若幹個產業領域。典型的例子就是亞馬遜,對於用戶的移動閱讀的需求場景,亞馬遜的電子商務模式融合了“互聯網+出版業”(電子書),“互聯網+製造業”(移動閱讀終端設備kindle),而電子書的定價模式是基於電子商務銷售、出版物的電子版權、以及終端設備製造的綜合定價。因此對於用戶的移動閱讀需求,是通過電子書的最終單一定價實現移動閱讀需求場景所涉及的各領域產業鏈(出版業、電子產品製造業、電子商務業等)的整合,最終以移動支付方式完成商業閉環。因此,未來的互聯網金融不僅僅加速了單一產業的互聯網+的進程,更成為麵向用戶消費場景的多個互聯網+行業的跨領域產業鏈融合的載體。

傳統的產業金融是基於單一行業的上下遊供應鏈整合,所對應的傳統金融服務創新是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例如手機等移動終端產業鏈、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在產業鏈上所做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是同質化的,即上遊零部件供應商+核心整機企業(整車汽車)+下遊分銷商的供應鏈金融模式。而以滿足用戶最終需求場景為核心訴求的“互聯網+” 將通過互聯網改變傳統行業的產銷模式,以更高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觸達最終用戶。在“互聯網+”的大浪潮中,傳統產業金融將逐漸演變為一個個有機的商業生態金融,金融也不再是作為單一商業生態的基礎設施和工具,而是成為綜合型複合商業生態的融合劑。在基於用戶最終需求的產業鏈垂直整合基礎上的綜合型商業生態具有更好的商業開放性(市場空間)、模式不可複製性(競爭壁壘)等突出優勢,而互聯網金融與之結合,將創造出超越資產回報的更為廣泛的用戶價值。如果從產品創新層麵看,它不再是單一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在終端用戶整體體驗為核心的基礎上,封裝各個環節(或者不同產業鏈)上的金融屬性,形成用戶透明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形成金融資產回報+綜合場景服務體驗的雙重價值。“互聯網+旅遊業”攜程推出的“攜程寶”互聯網金融產品就具有這樣典型的特征:攜程寶從形態上看也類似於其他寶寶類餘額理財產品,差異在於其封裝了用戶場景和差異化的用戶價值回報設計。用戶的旅行計劃通常是提前製定好的,因此通過資金的預存來實現未來旅行費用支出的平衡是很樸素的想法,而用戶價值體現不僅僅在預存資金的收益回報,還疊加了各種旅行消費的權益類回報(機票酒店折扣等)。這些非現金的權益類回報緊密捆綁在旅行計劃的用戶場景中,使得最終名義用戶收益率轉變為收入和利潤,而預存資金的質押又可以反向支撐分期付款等消費信貸。因此“互聯網+”形態之上的互聯網金融產品背後由於複雜的跨行業領域場景邏輯設計,資金成本和收益結構具有場景差異性(其定價複雜度更高),因此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非同質化創新空間極大。

由於生態的不可複製性,以電商交易平台型為代表的阿裏生態,以及以社交化傳播型為代表的騰訊生態,其互聯網金融不具備可複製性,或者複製成本極高,成功率較低。其明顯的例證就是天貓和淘寶,以及騰訊微信QQ等在電商領域和社交化應用領域都具有較大的壟斷優勢,其他的電商平台和社交化應用的市場空間都不太大,無法對大規模的互聯網金融,尤其是互聯網銀行的業務形成支撐。因此,下一個互聯網金融的風口在於具有更為開放的互聯網生態型企業與互聯網金融的融合,“互聯網+”+金融才是互聯網金融的未來。

互聯網金融的最終競爭格局必然是互聯網生態型強者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