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腰六法/下肢動脈硬化步行有講究/在家做保健 捶背好處多
運動健身
養腰六法
文/張連升
腰痛是老年朋友常見的病症之一,平時,加強腰部的按摩、活動,有助於防止腰椎發生退行性改變。
1.雙腿分開站立,兩手握拳,拳眼緊貼腰部,用力上下擦動。從胯部開始向上擦動,盡量往高擦,動作頻率要快。上下反複30次,每日早晚各1遍。
2.雙腿分開站立,用一手掌的掌根處緊貼著同側臀部,先順時針,再逆時針,分別揉動20圈,然後用另一手掌揉動另一側臀部。每日早上1次。
3.站立或坐著均可,一手的大拇指屈起,用拇指關節抵住後腰正中處,發力揉按,以感到有酸脹感為好。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鍾。
4.雙腳分開站立,左腳向左前方邁出一大步,上身轉向左前方,然後屈左膝,右腿繃直。左手掌托住左膝蓋,右手掌貼在右側腰部,然後用力向下推,經過臀部一直推到膝蓋窩為止。推30次後,相反體位,再用左掌推左側腰部。每日晚上1次,每次左右各推30次。
5.雙腳分開站立,雙手叉腰,拇指在前。先用右手掌推右腰,使腰部向右側彎,然後再用左手掌推左腰,使腰部向左側彎。左右各推20次,每日早上進行。
6.站立,雙腳盡量分開,上身向前微傾,雙手握成空心拳,雙臂後甩,以雙拳叩擊後腰部,範圍越大越好。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叩擊20分鍾。
下肢動脈硬化步行有講究
文/劉麗華
對於“三高”的中老年朋友來說,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因為下肢的動脈受到損傷,很多患者走一會兒路,小腿就疼,隻能歇一會兒再走。疼痛讓很多人不敢運動,結果,越是不動,腿部的血液循環越差,病情也會越來越嚴重。
因此,除了接受正規治療外,患者還要積極進行合理運動,步行就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法,鍛煉時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步行鍛煉最好在餐前進行,先進行慢速(70-100步/分鍾)行走,待適應後改為中速(100-120步/分鍾)行走,出現跛行後,最好再堅持行走100步,跛行患者的運動應達到接近最大疼痛值時停止。
另外,運動時心率控製在不超過安靜時心率30次為宜,每次運動時間30-60分鍾,每天2次。
需要注意的是,當有發熱、感染、血栓性靜脈炎、深靜脈血栓、動脈瘤等症狀時,不宜進行步行鍛煉。
在家做保健 捶背好處多
文/嚴彥
捶背保健法,有振奮陽氣、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和五髒六腑、消除疲勞、寧心安神的作用。
捶背簡便易行,不受時間限製,請老伴或晚輩協助即可,或買個小木錘自己敲。
捶背時,可以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被捶者可坐可臥。雙手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捶擊力度以能使身體震動而不感到疼痛為宜。一般捶背頻率以每分鍾60-100下為宜,每日可捶背1-2次,每次捶背時間以20分鍾為限。
溫馨提示:用叩法捶背應手握空心拳,不要把力量用在握拳上,力度應先輕後重,逐漸適應。
視情況變換捶打頻率。若被捶者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宜采用輕而緩的手法;若被捶者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宜采用強而快的手法。
對有心肺疾患、尚未明確診斷的脊椎病變患者、腫瘤患者,嚴重骨質疏鬆症患者,則不要捶背,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