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人應采用複合式健身法_老年人的17種最佳運動方法(十七)——拉耳朵(1 / 1)

老人應采用複合式健身法/老年人的17種最佳運動方法(十七)——拉耳朵

運動健身

老人應采用複合式健身法

調查資料顯示,城市老年人的運動方式多選擇長走、跑步或健身操。人體各器官的老化是一個不完全同步的漸進過程,單一運動方式難以達到全麵促進健康的功效。老年人普遍采用的長走、跑步等運動方式對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韌性的增強並不明顯。不同運動項目對老年人健康的功效不同,最好采取複合式健身。

長跑等有氧運動對心血管和呼吸係統的益處最為顯著,而心腦血管、呼吸係統、消化係統這三個方麵的疾病正是60-69歲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原因。

肌肉質量和數量的退化以及最大收縮速度的降低,會造成人體支撐能力、平衡能力和穩定性的下降,使得老年人彎腰駝背,步履不穩。因此,適當的力量練習對老年人也十分重要,但應遵循小量多次、持之以恒的原則。

一些老年人往往自動選擇一種“懶惰”的生活方式,活動量大為減少,他們的關節也逐漸變得僵硬,肌腱韌帶失去彈性,動作的協調性和穩定性明顯降低,容易跌倒摔傷。而適度的柔軟性練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鬆弛肌肉神經,有利於關節運動幅度和軟組織彈性的恢複和提升,使肢體屈伸轉動靈活自如。

如果能將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柔軟體操等健身方式與日常生活、休閑娛樂相結合,並保持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效果會更好。

鏈接

如何進行肌力訓練?

在這裏給老年朋友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肌力訓練方法:

用最少的肌肉去完成一項工作。如由椅子站起來時,盡量不用手撐;能用一手舉起重物,則不用雙手;爬樓梯時,隻輕輕用手或不用手扶欄杆以維持平衡等等。

抵抗地心引力。慢慢地坐下;慢慢地上下樓梯;慢慢地放下物體。

從事肌肉的等長收縮。如坐著時用腳趾壓地板;坐單人沙發時雙手撐沙發椅臂;躺著或坐著時,雙腿用力互壓等。每次肌肉收縮10秒鍾,放鬆,再收縮,重複8-10次。

上肢肌肉可以采用啞鈴練習,動作為直立位或坐位,上肢前舉、側平舉及屈肘舉。腹部肌肉可以采用仰臥起坐練習。腰背部肌肉可用“魚挺”練習,即仰臥位時以足跟和頭頸部支撐,腰腹部抬起;腰背部肌肉還可采用俯臥位,做“兩頭翹”的動作,即上肢和下肢同時抬起,用手摸腳趾,以腹部做支撐。下肢肌肉可以采用蹲下、站起或蛙跳的方法進行鍛煉。

若有蹲起困難或有膝關節疼痛的,可以采用靜力半蹲的方法練習: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膝半蹲位,上體伸直,兩臂放在腰部,盡可能地保持這個姿勢不動。循序漸進,從半蹲十幾秒、2分鍾到每日一次半蹲時間達20分鍾即可。

俯臥撐,重複多組,每組約12-15次,數量也可以依自己的承受力而定。每周1-2次,每次20分鍾。

用活動手柄的健身車,進行上肢鍛煉;劃船器可鍛煉上肢、腿、腰、胸部肌群,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彈性,同時增強全身耐力。

健步車用以鍛煉腿、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跑步機用以鍛煉腿、臀、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

太極拳可有效增強老年人的肌力及穩定步態。美國亞特蘭大大學的有關專家在對7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了15周的太極拳訓練後發現,這些老年人摔倒的風險比其他同齡人降低了47%。

踢毽子,主要是做接、落、跳、繞、踢等動作,可以使下肢的關節、肌肉、韌帶都得到很大的鍛煉,同時也使腰部得到鍛煉。老年人腰腿不靈活很常見,踢毽子的動作主要活動腰腿,如經常適度踢毽子,可舒筋活血,益壽保健。

老年人的17種最佳運動方法(十七)——拉耳朵

文/大隱

腎是人體的重要髒器之一,中醫五行學說則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醫治腎髒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經常進行一些雙耳鍛煉法,可起到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

比如,把雙手食指放在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每次3-5分鍾。此法可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如果用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可以有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頭昏等病症。

如果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郭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可以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還可防治高血壓。如果用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向後按摩腹麵(即耳正麵),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麵,反複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髒及全身髒器均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