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搓頭皮預防老花眼/跟隨老中醫玩出健康來
運動健身
揉搓頭皮預防老花眼
文/魏敏
一般來說人眼在45歲時,眼調節能力因為晶狀體硬化以及睫狀肌功能的減退而減弱,因此正常人眼此時視近物就會出現吃力,需要將物體移遠才能看清楚的早期老花的現象。到了四十七八歲,調節力進一步下降,視近處物體更加不清晰時,就提示需要戴老花鏡來進行矯正了。
當然由於個體調節幅度的差異,有無屈光不正以及不良用眼習慣等,人眼的老視開始時間以及程度也不盡相同。
近視眼的人由於視近物不用戴老花鏡,因此許多人誤認為近視眼的人不花眼,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老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近視眼的人當然也不例外,隻是看近視物體時,近視的光度與老花的光度相互抵消,所以有時候不需要戴花鏡就可以看清楚。度數較大的近視者看近處物體時仍需要戴低度近視眼鏡才能看清,此時的低度近視眼鏡就是他的老花鏡。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方法可以延緩老花眼的到來。經常眨眼,能使眼肌得到鍛煉,延緩衰老;用雙手抱頭,揉搓頭皮各處,也可用擊鼓法,即用雙手指腹敲打頭的各處。另外,平時用冷水洗臉、洗眼,讓眼球不停地在水中轉動,反複做幾次之後擦幹,然後再用雙手輕輕搓臉部及眼肌20-40次。長期堅持,對預防老花眼效果很好。
矯正老花眼的方法仍為戴老花眼鏡,但對於現在很多老年人眼花了不去醫院,隨便在街上買一個老花鏡的做法,專家並不支持。
戴老花鏡之前,不僅需要進行眼調節力的檢查來確定初步的老花光度,還要進行正負相對調節檢查來精確老花的光度。街上賣的眼鏡光度與瞳距都是一樣的,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要求,因此建議老年人一定要到專業權威的眼鏡店,或者提前到醫院做好相關數據檢查。戴老花鏡後要定期複查,考慮度數有否加深,一般2-3年要複查一次。
跟隨老中醫玩出健康來
文/尹佳雯
以下,四位老中醫講述了他們日常的愛好和特殊的鍛煉方法。
自創民族頸椎操
68歲的吳大真是中醫內科專家、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她的鍛煉方法很特別,就是做民族舞蹈動作。
比如蒙古舞的抖肩膀動作,有節奏地前後抖動肩膀,對頸椎很有好處。還有朝鮮舞的經典甩臂動作,甩開手臂的同時有節奏地轉動手腕兒、脖子,彎曲膝蓋,一個動作下來,活動了身體的四個部位。吳大真把這套動作稱為“民族頸椎操”。
手把核桃也健身
吳大真的老伴王鳳岐也是名老中醫。他的健康秘訣是玩核桃,手握核桃,沒事在手裏轉轉,可以很好地按摩手掌心的勞宮穴,勞宮穴有助開竅醒神。以前,王鳳岐愛玩蛐蛐,但總低頭,頸椎不舒服。後來,他就改抖空竹了,這樣全身都活動了。
王鳳岐和吳大真的觀點一致,他們都認為,運動要與愛好相結合,還要隨年齡而變。
運動就是遛狗擦車
著名中醫皮膚科專家哈剛的興趣同行們都知道,說起來還都會笑,但哈剛自己很推崇。
哈剛第一喜歡養狗,他說,養狗一方麵是培養愛心,另一方麵,可以跟著它運動。“比如現在大冷的天,如果不是為了遛狗,我絕對不願意出門。”
哈剛第二喜歡車。但他對車的喜好不是愛好車或愛飆車,而是喜歡擦車,喜歡車子一塵不染。所以他天天擦車,擦完就是一身汗。
散步要甩開膀子
哈剛的母親陳彤雲是90歲的老中醫。陳老平時的鍛煉方法就是散步。每晚新聞聯播開始,她就開始在家裏走,走到焦點訪談結束。50分鍾,大概能走5000步。陳老說,散步很簡單,又很不簡單。簡單是說你在哪兒都能走,比如在家就能甩開肩膀大步走。不簡單是說,你要做到持之以恒很不簡單,但陳老說,“堅持了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