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白馬寺之行
狄仁傑邊看醫生的筆錄邊向醫生討教,然後記錄下來,日子倒是過得充實,渾然忘了自己隻是路過洛陽,目的地確實汴州。孫悠然見狄仁傑廢寢忘食的學習,感慨之餘也隻能盡量安排小二照顧好他,然後才閑逛洛陽城。
剛出門,就遇到了兩個中年和尚,而且還是專程來找他的,至於原因,當然是孫悠然在龍門石窟前跟學生討論的事情有一部分傳出去了。白馬寺的僧人聽說之後請孫悠然前去,打算討教討教。
程初看著兩光頭和尚前來找孫悠然,覺得不是什麼好事,他知道孫悠然並不喜歡佛門,道:“找他幹什麼,有事跟我說。”
孫悠然製止了程初道:“就去去吧,洛陽白馬寺,是漢族佛門的祖庭、釋源,我們就去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到了白馬寺,孫悠然與程初帶著人就直接進了山門,兩個帶路的僧人本想阻止,可是程初一點麵子都不給,而孫悠然根本就不在乎佛教的戒律,心裏沒有這根弦。
進了山門,就看到許多光頭在眼前,程初道:“這麼多光頭擠在一起,還真是壯觀啊。咦,怎麼有些還有頭發?跟長安得佛門差不多。”
樊周道:“人家也能有頭發的。一般差不多半個月剃一次頭發。”
帶路的兩個僧人請孫悠然幾人坐下後,對麵一個年紀相對較大的僧人正要開口,孫悠然道:“直接開始吧,別浪費時間了。”
老僧人點頭道:“施主真是快言快語,老衲也不繞彎子了,本寺僧人聽說施主在石窟邊上談論過我佛家之事,不知道施主能不能再重複一遍?本寺僧人想好好請教請教。”
孫悠然複述了當天討論得佛門的缺點,道:“大致也就是這些了,不知大師是如何看待的?首先一個問題,佛經裏麵記載了佛祖修行的情形,他是一身破爛端著缽布施,可是你們白馬寺呢?不但寺院修得廣大,還有大片土地山林,簡直就是土豪啊?這不是做和尚,這是做地主。不知道你們念經的時候有沒有想著今年田地到底能夠出產多少糧食,夠不夠寺廟裏
僧人吃的,哄騙百姓得來的香火錢夠不夠吃幾頓狗肉?”
一個年輕沙彌氣盛道:“褻瀆,佛門忌殺生,怎會想著吃狗肉這種事?”
程初道:“不知道啊,反正我看到寺裏這麼多光頭,衣服都很新,簡直比佛祖穿著好太多了。不過這也正常,佛經中不是有這麼一段:‘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
、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簡直就是富得流油啊,反正你們也成不了佛,到不了西天極樂世界,索性就在人間享受這些東西就成了。”
孫悠然笑道:“伯獻兄,別這麼說,多少給點麵子嘛。人家雖然享受奢侈,但是再怎麼也做了表麵功夫,最起碼人家每天裝裝樣子念經了嘛。”
兩人一唱一和,說的對麵的和尚臉上有些羞惱,老和尚喧了一句佛號,道:“施主認為我白馬寺有田地隻顧享受就錯了,有了田地本寺僧人才能靜下心來研究佛經,普度世人。”
程初道:“是的是的,龍門石窟還在開鑿呢,也不知道花費了多少錢糧,你認為那是老百姓自願捐獻的?”
剛才帶孫悠然一行進來的其中一個僧人道:“當然是自願的,而且開鑿石窟供奉佛像,這是普度世人。”
程初道:“這是宣揚你們佛家吧?讓更多的人信奉你們佛家,然後收取更多的香火錢。”
孫悠然道:“伯獻你又過了,人家用這樣的方法收取百姓的錢財,總比明搶要好吧?”
程初嘿嘿一笑,道:“還是明搶好一些,那樣就能夠一網打盡不留後患。”
孫悠然對老和尚道:“聽說和尚出家要斬斷紅塵,不知道大師你對你父母生你養你這事怎麼看?是不是心安理得?”
老和尚道:“斬斷紅塵是為了能夠一心修佛。”
程初道:“哦,我聽孫思邈老爺子說過修行就是修心,又有‘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不知道佛的心是以什麼為心?難道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那樣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