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夢想著不久大唐就會繁榮昌盛,百姓生活富足。我的這個夢想肯定也是許許多多大唐子民的夢想,然而,這個夢想是如此的遙不可及。從古自今,百姓的生活從來就沒有過得多好,甚至他們經常成為別人博弈的棋子,他們的生命是如此的低賤,用命如草芥來形容都是抬舉他們了。可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大唐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要想大唐繁榮昌盛,必須得關注一個個的小家庭,隻有小家庭變得富裕了,國家才能變得繁榮,這個繁榮不是粉飾出來的,而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它存在在每一個大唐子民的幸福生活裏。
今天,我能夠改變小周田的命運,可是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如果能夠多一些人,再多一些人行動起來,我們就能避免無數人世間的悲慘之事在身邊發生。這樣艱難的生活把人性之美展現得淋淋盡致,然而,人世間最悲慘的事就是在這樣的生活裏凸顯出母愛和孝心。就算這些事情能夠更深刻的體現出母愛的偉大和孝心的崇高,持續雋永地傳遞著母愛和孝心,我也不願意世上有這樣的事發生。我一直相信,母愛和孝心本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感,禽獸都有舐犢情深、烏鴉反哺,何況是人?
朋友們,行動起來吧,也許你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你要知道,整個大唐每一個子民出的微小的力量聚集起來就是一股龐大的力量,就能阻止更多悲慘之事發生,大唐就能變得更美好。”
讀完之後,李治陛下道:“每一個戰死的將士都有相應的撫恤,然而,這些微少的撫恤並不能夠保障家屬的生活。我大唐這麼多年來戰死的將死不計其數,當然也不可能都像周虎的家屬生存這樣艱難,可是這些死去的軍卒都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戰死之後家屬生活當然不可能不受影響。還有,這篇文章上沒有提到兩點:第一,就是由於戰爭頻繁,壯勞力參軍的多了,影響農業生產;第二,戰爭會消耗大量的糧食等物資。這兩點也是使得百姓貧窮的重要原因。不過最近幾年朝廷沒打算動刀兵,這些暫時不用考慮。今天各位愛卿就如何改善百姓的生活發表一下看法。”
程老爺子早就得出結論,程家要想在自己死後還能屹立不倒,那得靠孫觀幫扶,別看孫觀一副悠閑又躲官的樣子,可是這些年孫觀的名聲越來越響,朝廷官員,甚至皇帝對他的感觀都非常好。所以有機會老爺子就會跳出來為孫觀搶功,這不單是和老友多年的感情,也為程家多留些香火情。舉著笏板出列道:“以老臣看來,孫觀那小子幹的那些事情就很好。醫館可以朝廷來辦,他們已經摸索出一些經驗了,就照著辦一個醫學,還有農學、工學等等。孫觀那小子跟我說,隨著新的技術、新的工具傳播開來,今後百姓定會越來越富足。百姓富足了,那就能夠培養孩子讀書識字,字典已經在流傳了,那今後讀書的人會越來越多,不可能都來當官吧?那正好,士農工商缺一不可,大唐各行各業都需要有人才去摸索改進。就說種地吧,要是有一大批學懂孫觀搞出來的東西,然後分派到全國各地,那普及就快得多了。”
李治陛下道:“程老愛卿這個建議是老成謀國之言。先前朝廷沒有開辦醫學農學這些學科是因為沒有教授,經過孫愛卿幾年的努力,教授已經有了,開辦的時機已經成熟了。不過這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到成效,現在還需要一種短時間就能看到效果的辦法來幫助這些正掙紮在貧寒日子裏的子民。”
隨著孫悠然的書流傳開來,尤其是朝廷得到石油分餾技術以後,李績就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用兵之法,打算結合新的武器和物理規律修改自己的兵法,所以相對來說他也很關注孫觀的行動。出列道:“老臣聽說錢塘侯組織這次遊學過程中醫生免費行醫需要的藥材都是陛下出錢購買的,這個辦法就很好。當然,現在看不起病的人還非常多,還沒有能力免費為貧寒家庭病人治病。不過,可以組織一些人專門接受捐贈,然後購買物資運往受災的地區發放。”
李治點頭道:“老愛卿說得好。現在貧窮的百姓非常多,這隻有生產搞好了才能真正改變,目前也隻能按老愛卿的建議來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