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工作方法
那個年代大家文化程度都不太高,也不太重視濕地保護。黃喜民跟別人解釋濕地保護的重要性,規勸他們不要破壞濕地,大多數人都會很漠視,甚至都在嘲諷。他們覺得濕地這麼大,無邊無際的,保護它又怎麼樣,再加上當時的那種環境和條件非常惡劣,開始他工作的難度很大。針對這樣的情況,黃喜民決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麵對自己的親人,他不會刻意去講,而是用其他話題引起,再講利害關係給他們聽,這樣比較能容易讓人接受。
對於周圍的群眾,他也會用循循善誘的方式去提醒他們注意保護環境。“你看,夏天在這兒是不是可涼快啦?你不要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濕地要是被開發,你想涼快就得要吹空調。城市人或者周邊沒有濕地的人,他們沒有這種待遇,把你安排在濕地周邊當中,你要珍惜它。它既然給你提供便利,你就要保護它。”經過黃喜民這麼一分析,老百姓很容易理解,宣傳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有付出就有回報,這些年環保大環境一直在變好,更多的民間組織環保人士都參與到了這項工作中去,這些都給了黃喜民很大的動力。
對於其他參與濕地保護工作的誌願者,他也建立了自己的微博,積極與他們就相關話題展開討論和互動,並經常組織他們開展各式各樣的濕地保護活動。通過團結一致的對外宣傳與交流,他們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幫助。“相互的精神鼓勵與支持使我們信心更足,更有幹勁。”黃喜民說,他期待的濕地保護願景,正日益實現:“環境保護也好,森林保護也好,濕地保護也好,這個春天已經來了。大家對濕地保護的意識已經慢慢在崛起。”
需政府多關注
濕地保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而政府,作為濕地保護的承擔者,責任很大。“這幾年是經濟發展最快的幾年,很多濕地用於商業,就比如說我家鄉的濕地,從保護區到現在,有大片濕地被開墾;大連渤海灣的灘塗濕地,在建機場;還有深圳大鏟灣的濕地也在用於商業開發等等。所以要加強呼籲,使當地的政府和當地的主管部門真正體驗到濕地的作用和價值。”
黃喜民強調,地方政府應更加清醒地意識到,隻顧發展、不重保護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所以要更加注重濕地保護的力度。另外,關於濕地保護的相關法律措施應盡快地製定和實施,這樣老百姓才有法可依,有法可究,他們也會相對更有意識地去保護濕地。
除此之外,政府也應加強在這方麵的宣教工作,給予濕地保護的組織和個人,在精神和物質上的大力支持,這樣無論是民間環保人士,還是普通群眾,都會多一份信心,也會朝著更好的方向去做工作,並且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濕地保護這項持久而光榮的事業中去。
談及濕地保護的可被預知性,黃喜民期待滿滿,他認為這和霧霾治理一個道理,前幾年沒人重視,這幾年大家都重視了。濕地保護也一樣,無論是政府還是老百姓遲早會認識到這一點,因為保護濕地就是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黃喜民說:“我相信有那麼一天,三十年前的濕地美麗,水肥草茂的景象會逐漸展現在我們後代麵前,而那一天,已經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