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濕地保護 永遠在路上(1 / 3)

濕地保護 永遠在路上

關注

作者:沙劍青 韓俊俊

我國是世界上濕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亞洲濕地類型最齊全、數量最多、麵積最大的國家。保護濕地資源,維持濕地的基本生態過程,對改善我國生態環境和保障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我國濕地保護已取得一定成績

在濕地保護方麵,我國政府向來十分重視,並實施了了一係列保護濕地的措施。

首先,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濕地調查和科學研究工作,五十年代以來,有關部門和科研教學院所就濕地調查、分類、形成演化、生態保護、汙染防治、合理開發利用與管理等領域開展了多方麵的科學研究,開展全國濕地資源調查,初步掌握了全國資源狀況;對沼澤、湖泊、紅樹林、珊瑚礁等生態係統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積累了大量資料;在一些珍稀水鳥的地理分布、種群數量、生態習性、飼養繁殖、致危因素以及保護策略等方麵作了大量研究;通過開展鳥類環誌工作,對中國鳥類特別是水鳥的遷徙活動有了深入了解。在濕地水生動植物生態環境科學研究方麵,主要開展了黃渤海區、杭州灣、大亞灣、長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口等海域與流域的汙染與生態係統的研究。在世界淡水豚的研究領域中,中國關於白鰭豚的科學研究工作處於領先地位;楊子鱷、中華鱘、胭脂魚等物種的人工繁殖已取得成功;大鯢、海龜、山瑞等物種的人工馴養以及其它相關科研領域裏的一些研究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其次,建立各種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是保護濕地生態係統和濕地資源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國從70年代開始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截止1999年底,已建立各種類型濕地保護區260處,保護麵積約1600萬公頃。其中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43處,麵積約402萬公頃。這些保護區為保護濕地資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國際重要濕地、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和多功能利用區等多種保護管理形式並存的保護體係正在逐步形成。

再次,多樣性保護濕地生物工作也是濕地保護的重點任務之一。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為保護珍稀瀕危水禽,已將11種水禽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將22種水禽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對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除在保護區內就地保護外,還進行了人工繁育工作。朱鹮是當今世界最瀕危的涉禽。從1981年在陝西秦嶺洋縣境內發現7隻朱鹮以來,開展了多方麵的朱鹮保護和人工繁殖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1999年野外種群和飼養種群總數達到約200隻。為加強對濕地野生動物的易地保護,中國已建立了揚子鱷、中華鱘、達氏鱘、白鱘、白鰭豚、大鯢及其它瀕危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或繁殖中心。安徽省揚子鱷繁育中心的揚子鱷種群已達8000多條。

另外,水資源短缺和汙染問題也是濕地保護所麵臨的問題。水是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淡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人均擁有的淡水資源量在世界排名第109位。中國政府曆來重視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積極采取措施解決水資源短缺和汙染問題。特別是加強各類濕地的汙染控製和防治,同時在水資源優化配置、調整用水結構、普及現代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率等方麵也做了大量工作。

最後,為了提高全社會全民濕地保護意識,有關部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濕地的功能效益和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以“世界濕地日”“愛鳥周”和 “野生動物保護月”等為契機,積極組織開展宣傳活動,並編輯出版大量的宣傳保護濕地的書籍、畫冊、電影以及錄像片,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促進了全民濕地保護意識的提高。人民網、《人民日報》《經濟時報》《綠色時報》等媒體,都利用自身的平台大力宣傳濕地保護。另外,近年來,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了濕地保護的有關內容,培養青少年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在高等院校設置了與濕地相關的專業。政府及有關部門多次舉辦培訓班和講習班,大大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濕地知識水平和管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