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歸何處

小說方陣

作者:陳金忠

這是八月的最後一個周末。清晨。太陽急著揮灑熱情,風卻隱居起來。外科醫生陶建平來到院子裏,他拎起尖嘴壺給蘭花澆水。水從細長的壺嘴緩緩流出,沿著泥瓦盆的盆壁滲入植料中,耳邊隻聽得“滋滋”的聲響。

這時候,屋裏的電話鈴響了,他趕忙進去接。“你好,是陶然家嗎?”對方是個女的。“是的,你是?”“我是陶然的新班主任宋老師,她在家嗎?”陶建平說:“宋老師,她去外婆家了。”宋老師客氣地說:“能不能叫她下午一點鍾到學校來一趟?”陶建平說:“好的。”

十點鍾,陶建平駕車去丈母娘家接女兒。陶然是他的驕傲,讀五年級時就當上了大隊長。那可是有著24個班級的大學校哦。每當看到女兒在校門口值勤,陶建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陶然聽說換了班主任倒不驚訝,外婆卻不樂意了,嘟囔著說:“都畢業班了,還換老師,這可不好。葉老師為什麼不再教一年呢?”陶然撇撇嘴說:“哎呀,外婆,葉老師和他丈夫分居都好幾年了,這次終於可以在一起了,我們應該替她高興才是。”陶建平點了點頭,表示讚許。

下午一點鍾不到,陶然就來到了學校。其它幾個班幹部也來了。兩個月沒見了,大家有說不完的話題。正說著,進來一個身材高挑的女老師。陶然帶頭喊:“宋老師好!”宋老師稍稍一愣,隨即微笑著說:“我猜,你就是陶然吧?”陶然眨巴著眼睛說是。宋老師坐下來,“你們的葉老師調走了,現在我是你們的班主任。希望大家以身作則,起好帶頭作用,保持我們五星班級的榮譽。”宋老師說完後注視著大家。大家齊聲說好。“明天要報到了,我們布置一下教室怎麼樣?”以前葉老師也是這樣,不過葉老師給向大家布置完任務後就回辦公室了。宋老師沒走,宋老師和大家一起動手。她一邊打掃,一邊和大家聊天。小幹部們像一群小鳥,嘰嘰喳喳的,爭著向新班主任報告情況。沒過多久,宋老師就把六(4)班的情況了解得差不多了。

這時,窗前走過一個男孩。宋老師喊:“王天樂,進來。”男孩個子不高,虎頭虎腦的。他搔搔頭皮,似乎有點不情願。宋老師對大家說:“我兒子,他在六(3)班。他字寫得還不錯,我們讓他做點什麼?”學習委員趙凱說:“那就發揮他的特長唄,幫我們寫幾個字。”在陶然的授意下,六(3)班的王天樂同學用彩色粉筆在六(4)班的教室裏寫了兩行隸書:

祝同學們新學期快樂!

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

宋一葦老師是濱海市小學數學名師,還是一位優秀的班主任。宋老師管理班級是沒得說,但是宋老師沒管住自己的丈夫。她和丈夫王子牛是師範同學,畢業後一同分配到實驗小學。5年前,王子牛辭職辦了一家旅行社。憑著泥鰍一般靈敏的身手,王子牛把旅行社辦得風生水起。宋老師對於學生可謂明察秋毫,偏偏疏漏了身邊的男人。待到宋老師發現王子牛外麵有了女人為時已晚。宋老師給王子牛出了一道單項選擇題:A、我;B、她。王子牛夢想著兩頭兼顧,但是宋老師不能容忍丈夫的不忠。宋老師不像有些女人哭天搶地,到處訴冤,像個祥林嫂,或者去找那個狐狸精算賬。她是名師,她做不出來。宋老師的立場非常堅定,態度非常堅決。王子牛的好夢破碎,他像一頭公牛,徘徊了一陣子,最後撒開四蹄向那塊更鮮豔的紅布奔去。兩人就此分手,王子牛自願淨身出戶。

宋老師受此打擊,心灰意冷,決定換個環境。校長白曉明是他們的同學,王子牛跟人家有一腿他早就知道。他做過王子牛的工作,可是王子牛沉浸在溫柔鄉裏根本聽不進去。無奈之下,他甚至違心地扮演過幾次不太光彩的角色。白曉明自覺愧對老同學,隻好簽字放人。宋一葦帶著兒子王天樂回到娘家所在地雙湖鎮中心小學,暫時住在教師宿舍裏。

前任留給宋老師一的是個五星班級,宋老師反而添了許多壓力。說心裏話,宋老師寧願接收一個差班,她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宋老師知道大學校都關係複雜,自己離了婚,初來乍到,又頂著名師的桂冠,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她,所以事事謹慎,處處小心。娘倆平時一日三餐都在學校食堂裏,雙休日就到父母家蹭飯。她呢,平時除了工作就在宿舍裏看看書寫寫博客。

第一周結束,宋老師決定去家訪。家訪是宋老師的法寶。現在的老師已經很少去家訪了,倒是家長來老師家裏來訪問的多。宋老師家訪的頭一站是陶然家。陶然說:“我爸今天值班。”宋老師知道陶然的媽媽去世了,說“沒關係,你在家等著。”宋老師把王天樂送到書法培訓班,囑咐他自己到外婆家吃中飯,然後騎著電瓶車去陶然家。

一進門就眼前一亮:一個60餘平方的小院竟布置得如此雅致!迎麵西牆邊砌了四層水泥台階,擺滿了蘭花。上麵是一個葡萄架,枝藤條疏疏朗朗,葉子也不甚茂密,掛著十來串青紅的葡萄。南邊靠牆立著兩個木製的盆景架,擱著彩葉常春藤和吊蘭,茂密的枝葉把架子都遮住了。東邊依著牆有一個小水池,假山如石劍一般矗立,幾尾紅鯉魚在水草中遊來蕩去。院中央的桌上有一盆碩大的君子蘭,正麵看像如一把扇,側麵瞧像一條線。

宋老師去過很多學生家,有的院子院子比陶然家漂亮多了,但都沒有今天那樣吸引她的眼球。她在石凳上坐下來。陶然轉身從屋裏捧出一盆葡萄,“宋老師,這是我剛摘的,您嚐嚐。”宋老師看著陶然。小姑娘開始發育了,個子比同齡人要高些,臉很白淨,可以看到臉頰上細細的絨毛。一雙杏眼,清澈得如同山裏的溪水,她唇紅齒白,鼻梁高聳,一根皮筋把頭發紮成馬尾狀。真是一個美人胚啊。

陶然不知道老師為什麼這樣看她,有些莫名其妙。宋老師問:“你爸很忙嗎?”陶然說:“是啊,他經常加班。”“那誰給你們燒飯做菜呢?”陶然說:“我們都在外麵吃,有時候到奶奶家,有時候到外婆家,有時候吃快餐。”宋老師“哦”了一聲,起身看石階上的蘭花。上百個蘭盆如算盤上的珠子整齊地排列著。那蘭葉輕盈舒展,錯落有致,在斑駁的日影中隨風搖曳。

“你爸很喜歡蘭花?”宋老師問。說到蘭花,陶然的話就多了起來,“是呀,我老爸最喜歡養蘭花。他說,孔子、屈原都喜歡蘭花,張學良將軍,朱德元帥也特別喜歡蘭花。蘭花的香味非常迷人,被稱為‘王者之香’呢。”宋老師笑著說:“我看你也是個小蘭癡。”陶然吐吐舌頭。

宋老師帶著陶然走訪了幾個學生,回到娘家已經十一點多了。

陶建平的三口之家原本是令人羨慕的。他是市二院的外科主任,妻子梅婷在文化館工作,漂亮賢惠。女兒陶然精靈古怪,人見人愛。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改變了這一切。那天陶建平正在外地參加培訓,忽然文化館領導打來電話說梅婷被車撞了。等他心急火燎地趕到醫院,妻子已經撒手而去了。妻子的離去使陶建平的世界頓時一片灰暗。他開始抽煙、喝酒。人也沉默寡言起來。他的生活很簡單,除了上班,業餘時間就是蒔養蘭草。

陶醫生值班結束,去父母家吃飯。吃了飯,回到家裏,陶建平拿起噴霧器給蘭花噴霧。陶然走過來說:“爸,今天我們宋老師來過了。”

“有什麼事嗎?”

“沒什麼,她讓我帶她到同學家去家訪。”

陶然見爸爸不吱聲了,神秘地說:“我們宋老師好像對蘭花挺感興趣的。”

“她說什麼了?”

自從妻子走後,他家的院子很少有女性來看蘭花。“宋老師說……”陶然故意賣關子,“她表揚你了,說你花養得好。”陶醫生點起一支煙。梅婷也喜歡蘭花,夫妻倆經常同賞清芬。她特別喜歡春蘭“宋梅”,說其葉曲線優美,柔中有剛;其花品格端正,幽香迷人,不愧為春蘭“四大天王”之首。睹物思人,陶醫生不禁黯然神傷。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然後吐出來,看著它嫋嫋上升,仿佛青煙能帶去他對妻子的思念。

“宋梅”和“龍字”被譽為“國蘭雙璧”。如果說妻子是他的“宋梅”,那麼女兒就是他的“龍字”了。梅婷走了,他幸虧還有陶然。

第二周的星期三是教師節。周一升旗儀式的時候,王副校長作了慷慨激昂地的演講。他從教師節的來曆說起,講到教師的勞動。他說:“教師的勞動是神聖的,人類燦爛的文化正是通過無數教師的勞動才得以代代相傳。教師的勞動又是創造性的,因為學生的智力、性格、愛好、家庭各不相同,所以教育不能像農民伯伯種莊稼一樣統一施肥、澆水。教師的勞動既是腦力勞動,又是體力勞動,是非常辛苦的。國家設立教師節正是為了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同學們作為受教育者要更加尊重教師的勞動。教師節馬上就要到了,希望同學們拿出實際行動來。”說到這裏,王副校長話鋒一轉:“同學們肯定在想,教師節那天,我給老師送一份禮物。同學們,一張賀卡,一聲問候都是禮物,其實老師們最想看到的禮物是每一位同學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回到教室,宋老師也強調了不要給她送禮物。

放學後,陶然召集班幹部開會,商量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物。學習委員趙凱說:“我們就按照王校長說的,給每位老師送一張全體同學簽名的賀卡吧。”文藝委員陸淵說:“給老師送一束鮮花總可以吧,以前葉老師也是這樣說的,後來不是收下了嗎?”陶然說:“我們這樣安排,星期三上課的時候,當老師說‘同學們好’,我們說‘老師好’後,集體再說一句‘祝某老師教師節快樂’,然後由課代表上去代表大家送鮮花和賀卡。”

班裏的事就這樣定了,陶然還想單獨送一份禮物給宋老師。送什麼好呢?回到家,陶然和爸爸商量。以前這種事都是梅婷搞定的。這一回陶醫生不由得沉思起來,可是他一時也想不出送什麼禮物合適。他點起一支煙,來到院子裏。這時候正是建蘭的花季,院子裏流淌著一股清甜的香味。陶醫生忽然想起蘭花被稱為“敬師花”。教師節送一盆蘭花不正當其時嗎?陶然看著他老爸,她有點不相信老爸會把自己的心肝寶貝送人。陶醫生說:“為了寶貝女兒,我有什麼舍不得的?這盆‘七仙女’你們宋老師肯定喜歡。”

第二天一大早,陶然叫陶醫生開車送她到學校。她把那盆“七仙女”放到宋老師的辦公桌上,並壓上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七仙女下凡,祝宋老師越來越年輕、漂亮!

陶然的禮物是最吸引鼻子的,辦公室的每一位老師都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大家湊過來聞一聞,然後說,真香。

宋老師一看就知道是誰送的了。

晨間活動開始了,宋老師捧著“七仙女”走進教室,把它放在講台上。同學們都抬起頭來詫異地看著宋老師。宋老師用眼神在教室裏掃了一圈,待大家都靜下來了才講話:“同學們,今天宋老師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宋老師把“特殊”兩個字說得特別重,“這特殊的禮物就是這盆蘭花,大家說它漂亮不漂亮?香不香?”同學們都說漂亮、香。宋老師瞄了一下陶然,又說:“我想,這位同學的蘭花不是送給我的,而是送給我們班的。她是在提醒我,我們班要建一個生物角。我們的教室不但要充滿書香還要彌漫花香。讓我們向這位同學的創意表示感謝!”陸淵站起來問:“宋老師,這個人是誰?”宋老師說:“這個人就是我們的班長——陶然。”

教室裏響起熱烈的掌聲。陶然對宋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

市裏12月份有一個六年級數學競賽,學校非常重視。開學伊始,王副校長就召集六年級全體數學教師開會,說我們學校數學競賽成績曆來不錯,這次要更上一層樓。會上指定由小丁和小王老師負責訓練,其他老師配合。小王老師表態說:“領導這麼重視,我們既有信心又有壓力。我提兩個要求。”王副校長爽快地說:“盡管說,學校裏一定支持。”小王老師說:“一是原來的興趣組學生太多,不利於集中訓練,我們想精簡一下,請老師們諒解;二是一星期就訓練兩次,時間太少。我們建議每天從下午第二節課開始就進行訓練。”教導主任看了看王副校長,教導主任不想因為訓練影響教學工作。“這個嘛……”王副校長摸摸下巴,“我去跟校長說一下,大家稍等。”王副校長當即來到校長室。中心小學的校長姓花,是個女的,快五十了。花校長慢悠悠地說:“這是好事啊,說明老師們責任感強、積極性高,我們為什麼不同意?”王副校長回到會議室坐定,鄭重地說:“情況特殊,校長同意。你們兩人下午的課由教導處安排。總之學校是大力支持的,屆時希望聽到好消息。”

這一次陶然差點落選。宋老師在小丁和小王老師沒宣布名單之前就找到了他倆。宋老師說:“我來說個情,看能不能把陶然留下來。她是大隊長,平時事情比較多,可能影響了訓練。這次如果落選會大大打擊她的自信心。”宋老師知道兩人正在那個,說完笑眯眯看著兩個年輕人。“再說一次測試也不能說明問題,我看可以慢下結論,繼續考察嘛。小丁你說是吧?”小丁老師剛通過市裏的選拔,如願成為宋老師的徒弟,當即表示同意。小王老師一看,馬上愉快地說“是呀,其實陶然這次也就差一點點。”小王老師正對小丁老師發動秋季攻勢,他當然知道宋老師的份量。

經過第一輪選拔,集訓隊還有20名同學。小丁和小王老師除了上課就一心撲在訓練上了。兩人分工合作,默契得像一台機器上的兩個齒輪。這下可苦了陶然。陶然是大隊長,大隊部的一些事她必須參與,比如要檢查、統計,有時還要開會,所以經常要遲到、早退。小王、小丁老師不免有些意見。

宋老師看在眼裏,她把陶然叫來。“陶然,這階段辛苦嗎?”陶然低著頭說:“還好。”宋老師說:“這樣吧,這階段數學家庭作業你就不用做了。專心學奧數,班裏的事可以少做一點,但是大隊部的事情可不能落下。”陶然點點頭說:“宋老師,你放心,我能做好的。”宋老師摟著陶然的肩膀,說:“如果不會做,可以來問我,也可以到我家來跟王天樂一起做。”聽了宋老師的囑咐,陶然心裏樂滋滋的。

陶然回到家,抓緊把家庭作業做好。陶然是個有決心有毅力的人,宋老師越是這樣說,她越要把作業做好。做完了作業,她開始做奧數。誰知做了三道題就卡住了,一點思路也沒有。陶然見爸爸今天休息,就決定去問宋老師。她先給宋老師打了電話,然後叫爸爸等會來接她,就獨自到學校裏去了。

傍晚的校園是安靜的。臨河的柵欄邊,路兩旁列著高大的樟樹,枝葉交錯,一派蔥蘢,它們散發出特有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晚風吹來,落葉飄零,猶如一張張秋天發出的請柬。體藝館門前兩棵雪鬆亭亭如蓋。歸巢的鳥兒上下翩躚,叫聲啁啾。

教師宿舍裏除了兩三個路遠沒成家的青年教師外,就宋老師娘倆。宋老師見陶然站在門口,招手讓她進來。王天樂正做作業,嘴裏念念有詞,一條腿還擱在椅子上。宋老師說:“陶然,這裏坐,到老師家不用拘束,跟自己家一樣。”陶然拿出卷子,“宋老師,這題我不會做。”宋老師拿過來看了看,問王天樂“天樂,這題你會不會做?”王天樂哼了一聲:“超簡單。”宋老師說“會做的不一定會說,你倒給我們說說看。”王天樂推推眼鏡,故意慢條斯理地說來,陶然一聽豁然開朗。數學問題就是這樣,想不到比登天還難,想到了就易如反掌。陶然說我會了,宋老師點點頭,心想別看我兒子其貌不揚,在數學上倒還真是有些天賦啊。陶然冥思苦想,剛做了一半,這邊王天樂哼哼唧唧地已經做完了。宋老師要求王天樂再想想還有更巧妙的辦法沒有,王天樂說我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心高氣傲的陶然平生第一次佩服一個男同學。

不知不覺已經八點多了,陶然借宋老師的手機打電話讓爸爸來接,陶建平說已經在校門口了。宋老師說:“陶然,我們一起下去,還沒有見過你爸呢。”陶醫生正和保安坐在校門口聊天,見女兒和宋老師過來,連忙站起說:“宋老師,麻煩你了。”保安搬出一把椅子說宋老師坐下談。宋老師撫平裙子坐下來,笑笑說:“你是陶醫生吧,今天總算見著你了,看樣子你是個大忙人啊。”

宋老師是這樣一種女人,你一眼看過去,並不覺得她怎麼樣,無非是身材好一些而已,但是再看幾眼你又會覺得她好看。如果說美是一種勻稱的話,那麼宋老師就屬於這一種——眼睛、鼻子、嘴巴都安排的恰到好處。總之宋老師是屬於耐看型的女人。宋老師一襲黑裙,長發飄飄逸,更顯得身段曼妙,氣質高雅。陶建平一時竟不知說什麼好。

“你的蘭花這麼多,養得這麼好,真不簡單啊。”宋老師說完看著陶建平。陶建平總是衣冠楚楚的,這個時候還打著領帶。

陶建平回過神來說:“哪裏,沒事幹,玩玩而已。”

“其實,很多東西就是玩出來的。”宋老師莞爾一笑。

“那可不敢當,宋老師誇獎了。”陶建平心裏還是挺受用的。

“你生了個好女兒啊,陶然可是我們學校的名人。不知陶醫生打算送她到哪裏讀初中?”

陶建平說:“宋老師笑話了。如果她有本事的話,我打算送她到三江書院去讀。她小姨在那裏教書。”

宋老師認真地說:“按去年三江書院的招生條件,中心小學的大隊長是可以免試入學的,但我想陶然的目標應該是去爭取獎學金。”宋老師頓了頓,接著說:“不過,三江書院的入學考試一年比一年難,特別是數學,說是不考奧數,其實非常難,光靠課堂裏學的那點知識根本不管用,所以我對陶然說一定要珍惜這次集訓的機會。”

陶建平說:“我對她的數學也有點擔心,還要請宋老師多費心了。”

“課本裏的那點東西,陶然是沒有問題的。奧數嘛,他們的丁老師和王老師是很有一套的。”宋老師鼓勵陶然,“隻要肯下功夫,應該可以通過三江書院的考試。”

回來的路上,陶然歪著頭問陶建平:“爸爸,你覺得我們宋老師怎麼樣?”陶建平不動聲色地說“宋老師怎麼樣,還用我說啊。你要跟她好好學。”陶然心裏想,我問得可不是這個。

星期五,吃了中飯,陶然在操場上碰見六(3)班的班長韓靜。兩個女孩坐在石凳上聊天。韓靜掃了一下四周,見沒有旁人,湊近陶然的耳朵,低聲說:“哎,告訴你一個秘密,那天我到辦公室去交作業,聽到李老師對徐老師說宋老師是因為和丈夫離婚了才到我們學校來的。”陶然心想,怪不得沒見過宋老師的丈夫。陶然嚴肅地對韓靜說:“以後可別再對人說了啊,被宋老師聽見可不好。”

陶然失眠了,她想媽媽。媽媽離開她已經一年多了,可是依然頻頻出現在陶然的腦海裏。

媽媽個子不高,但是身材苗條,穿上高跟鞋,誰也不會覺著她矮。她是中文係畢業的,說起話來文縐縐的,那聲音從她嘴裏蹦出來仿佛是一顆顆珍珠落在玉盤上。

陶然最愛吃媽媽燒的菜。媽媽不知使了什麼魔法,就是普普通通的菜經過她的巧手擺弄,陶然也吃得津津有味。同樣是一碗豆腐筍絲湯,奶奶就沒有媽媽燒的好。媽媽會把嫩豆腐切成塊再放到鍋裏,盛在碗裏還是方方的一塊。奶奶不這樣,她把一大塊豆腐倒進鍋裏,然後用鍋槍隨便劃拉幾下就完事了。媽媽的菜燒得精致,有時候會讓陶然不忍下筷。

吃飯的時候,是家裏最熱鬧的時候。經常是陶然第一個到家,等她作業做了一半,媽媽買菜回來了。等媽媽菜燒得差不多了,爸爸也下班了。於是一家人開始吃飯。陶然說學校裏的事,爸爸說醫院裏的事,媽媽總是笑眯眯地聽他們父女講,時不時插上幾句,作一下點評,然後巧妙地引出下一個話題,就像她的宋老師上數學課那樣。

夏天的時候,她們就搬到院子裏去吃。晚風習習,葡萄葉發出“沙沙”的聲音,幾串葡萄像倒懸的寶塔微微搖晃。台階上的蘭花也隨風搖曳,風裏夾帶著一股若有若無的清香……有時候,桌上會有一盆葡萄,那是媽媽一顆一顆從架上剪下來的。晶瑩的、紅寶石一般的葡萄擠在白瓷盤上,讓人饞涎欲滴。媽媽會從陶然的吃法說到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照媽媽的說法,陶然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因為陶然總是挑最好的吃,她每次吃的都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好的,而媽媽和爸爸就不得不做一個悲觀主義者了。

晚飯後是一家人最溫馨的時候。陶然做作業或者看書,爸爸、媽媽也看書。媽媽看的是小說或者散文,爸爸看的是醫學書或者關於蘭花的雜誌。媽媽看書會笑,會皺眉,會生氣;爸爸看著看著會忽然起身到書架前再取出一本來,然後把兩本書放到一起,細細地對照著什麼,所以爸爸的書總是越看越多。有時候爸爸甚至會到院子裏搬一盆蘭花來研究一下,或者叫媽媽過來一起看。媽媽總是放下手頭的書,順從地來到爸爸身邊和他一起欣賞。媽媽還請本市的一位畫家作了一幅題為《芬馥清風》的國畫。畫麵的右側,在岩石的縫隙中長著一叢蘭花,它碧葉修長,疏影橫斜,花姿婀娜,那芳香仿佛要從畫麵上飄出來。左側題著一首詩:“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裏,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爸爸喜歡的不得了,把它掛在客廳的牆壁上,經常傻傻地看。

媽媽是陽光,能給這個家帶來溫暖;媽媽是雨露,能給這個家帶來生氣;媽媽是春風,能給父女倆帶來清涼的慰藉。但是媽媽走了,這一切都消失了。

陶然覺得她應該為這個家做點什麼了。

星期六上午,陶然又去宋老師家學習。陶建平說:“陶然,把這盆花給宋老師送去。”陶然心想我現在成了運輸員了。陶然捧著蘭花來到宋老師的宿舍,宋老師問:“怎麼,是你爸叫你拿來的?”陶然點點頭,“這盆蘭花叫‘金荷’,您隻要把它放在窗台上,注意通風,然後四五天澆一次水就可以了。”宋老師接過來把它放在桌上端詳一番說:“真香啊,回去替我謝謝你爸。”

陶然和王天樂開始做作業。王天樂做完數學作業就咬起了筆頭。語文老師這星期布置寫一篇遊記,王天樂寫了一個題目:遊金山寺,又寫了一句:暑假裏,我們幾個同學一起去金山寺遊玩。就也寫不下去了,在草稿本上亂畫。陶然看到王天樂的樣子直想笑。她見宋老師在裏屋,心裏一動,輕聲說:“下午我去杭州灣大橋,你去不去?”王天樂一聽,連忙說好。

“不過,這題你得教我一下。”

“小菜一碟。”

兩個小家夥交頭接耳,宋老師也沒在意,自顧自上網。

等陶然走後不久,王天樂忽然大聲嚷:“悶死了!悶死了!”宋老師嚇了一跳,忙過來問:“兒子,怎麼了?”

“整天關在家裏,悶死了!”

“那下午到外婆家去。”

“玩的人也沒有,誰要去?”

“那你到同學家去。”

“誰知道他們去哪兒了。”

“那你說,想幹嘛?”

王天樂見媽媽上鉤了,心裏直樂,於是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徐老師布置寫一篇遊記,下午你陪我去看大橋吧。”

宋老師心想兒子跟自己在一起是關死了,難怪想出去,就說:“好,媽媽下午陪你去。”

下午一點鍾,宋老師和王天樂走出校門。宋老師想叫一輛出租車,王天樂看看四周說:“媽,我們還是乘麵包車吧,省錢。”宋老師奇怪:什麼時候兒子知道替她省錢了。要乘麵包車得走到國道上才行。娘倆邁開腳步向前走,沒走幾步,背後麵有汽車在摁喇叭。回頭看時,隻見陶然從副駕駛室裏跳出來,“宋老師,你們去哪裏?”沒等宋老師回答,王天樂接口說:“我們去看大橋。”陶然興奮地說:“這麼巧啊,我們也去大橋!”轉過頭來對宋老師說:“宋老師我們一起去吧?”宋老師正猶豫呢,那邊王天樂已經鑽進汽車了。陶建平也下了車過來,“宋老師,我們真的去看大橋。”陶然把宋老師推進副駕駛室,“宋老師,你坐前麵,我和王天樂坐後麵。”說完鑽進後座。宋老師渾然不知中計,隻得收起傘上車。

兩個孩子在後麵嘰嘰喳喳,前麵兩人一時無話。

宋老師打破沉寂,說:“今天休息啊。”

陶建平實話實說,“陶然說要去看大橋,調休了。”宋老師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陶建平打開音響,伴著舒緩的輕音樂,汽車拐上高速公路,向大橋飛奔。

汽車駛入服務區,陶建平辦妥手續,一踩油門,廣本車像一匹黑色的駿馬嘶鳴著躍上引橋。兩側是廣闊的濕地,水網交錯,飛鳥翔集。海塗向前延伸,遠處就是蒼茫的東海了。幾分鍾後汽車正式駛上大橋。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主航道那高聳入雲的橋塔。陶建平放慢了車速,讓三人盡情觀賞。

海中平台到了。陶建平停好車,王天樂和陶然率先出來,宋老師戴上墨鏡跟在後麵。海中風大,吹得宋老師裙裾飛揚,曲線玲瓏。海中平台猶如一顆巨大的珍珠鑲嵌在大橋東側。他們乘電梯來到觀光塔上俯瞰大橋。煙波浩渺的海麵上,大橋如一條巨龍蜿蜒滑過。宋老師眼前似乎出現大潮湧來的壯美景象:幾十公裏寬的海麵上,浪濤如萬千,如白馬一字排開,浩浩蕩蕩,奔騰而來,霎時間掠過橋洞,呼嘯而去,激起浪花無數……

陶然搶了一個位置,說:“宋老師,我們照一個相好不好?”宋老師點點頭,陶然轉身對陶醫生說:“爸,你給我們拍一下。”陶然依偎在宋老師身旁,宋老師摟著陶然,如一對幸福的母女。陶建平拿起相機看著師生二人,心裏莫名地一陣激動。

這時一對情侶挽著手從他們麵前走過。那男的五大三粗,走過去後忽然折回來盯著宋老師看。宋老師正奇怪呢,隻見此人扯著喉嚨喊:“宋老師!”顯得十分興奮。宋老師也認出來了,“你是大頭釘。”“大頭釘”真名叫毛鼎,頭特大,所以有這麼一個綽號。宋老師笑笑說:“嗓門還是這麼大,今天和女朋友一起出來玩啊?”毛鼎同學現在已經是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了,他不好意思地搔搔頭皮,看看陶建平和陶然,“宋老師,你女兒長得真漂亮。”邊說邊從口袋裏掏出一支“中華”遞給陶建平。宋老師不僅臉熱,心想怎麼在這裏碰上這個大嗓門,一時不知如何回答。王天樂剛要說你搞錯了,陶然搶著說:“叔叔,你們談。我們到那邊照相去了。”說完拉著王天樂就向前走,陶建平尷尬地朝小夥子點點頭,隨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