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4歲投奔新四軍
老兵親述
作者:王亞明
1945年,我14歲,日本還沒投降的時候,我在南通女子師範初中三年級讀書,學校裏有不少地下黨。我家裏有一個房客,叫黃政,是地下黨武工隊隊長,他的公開身份是商人。
日本人占領南通的那幾年,我親眼目睹了他們燒殺奸淫,無惡不作的大量罪行,深深地感到了做亡國奴的屈辱與痛苦。加之在黃政的影響下,我想離開南通,投奔新四軍。
我還動員了一個15歲的同學參軍。經黃政介紹,我們連夜出發,經過一個又一個交通站,在各站交通員的幫助下,我們到達如東掘港,見到了一專署專員梁靈光。梁專員看到我們說:“你們還這麼小,吃得了這個苦啊?”見他想動員我們回家,我說:“我們出來就是為了打鬼子,我們不回家。”後來,梁專員終於被說服了,把我們介紹到一專署文工團。文工團常到外地演出,並做宣傳活動。
一年多以後,因為戰爭需要,部隊要培訓醫務人員,我到蘇中軍區衛生部辦的第一期衛生學校,接受了大約半年的培訓。在衛校的時候,有一次,我們正在上課,大家坐在背包上麵,把膝蓋當作桌子。突然,國民黨反動派的飛機來轟炸,他們誤認為這裏是蘇中軍區司令部的駐地。一瞬間,我們的住房、物資都被炸毀了。好在大家反應迅速,隱蔽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衛校培訓結束後,我被分配到第十一縱隊衛生部野戰醫院,到前線救護傷病員。在這期間遇到過幾次危險。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1947年,我們住在老百姓家裏照顧病號,但是附近沒有我們的武裝部隊,突然遭到了國民黨部隊的襲擊,而且還有敵機轟炸。情況緊急,我們隻能把重傷員就近安置隱蔽在田野裏,幫助輕傷員撤離到山上。如果不是行動迅速,真要全軍覆沒了。由於我們處置正確果斷,沒有一名傷病員遇險。事後,我們受到了縱隊衛生部的表揚。新中國成立後,我轉到地方從事醫務工作。
早在一專署文工團時,我認識了彭黎明同誌。之後,我們同在一個部隊,淮海戰役時,他在華野十一縱(二十九軍的前身)八十六師二五八團任宣傳股長。後來二十九軍整編到空軍,我在政治部工作。這一時期,我們確定了夫妻關係,之後一起走過了風風雨雨60多年。
(魏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