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隨軍記者二三事(1 / 1)

隨軍記者二三事

老兵親述

作者:甄為民

1940年10月上旬,我在黃橋決戰的隆隆炮火中參加了新四軍。那年我14歲,從家鄉如東邱升中學初中畢業後,經地下黨介紹,來到海安,參加新四軍蘇北指揮部青年幹部訓練班,後更名為蘇北行政學院。

1941年2月1日,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5月,我從蘇北行政學院畢業後,因為有點文化,被分配到栟茶區委機關報《抗敵報》和新華社蘇北分社做記者。雖然我入行時隻有15歲,但經常出入第一線,親曆了許多重要事件。

1941年2月13日,國民黨魯蘇皖邊區遊擊總指揮部副總指揮李長江投降日軍,當了日本“和平軍”地方軍總司令,在泰州城掛起了日本旗子。粟裕率新四軍一二三縱隊討伐李長江部,3天打下泰州城,李長江部兵敗潰逃。不久,日軍報複掃蕩,我們隨軍工作團撤離泰州,向東台以北一帶轉移,一夜行軍130裏路。這是我人生中經曆的第一場戰鬥,至今記憶猶新。

1941年底,我采訪如皋縣(現為如東縣)縣委書記謝克東。正在交談中,突然遭遇日軍掃蕩。我們事先毫無防備,在場的幾個人沒有武器,手裏隻拿著兩隻短槍。我們迅速撤離,拚命向海邊跑去。身後日軍瘋狂地掃射。逃啊逃啊,我們沿著海溝蛇線轉移逃到了海邊,甩掉了敵人,最後來到一戶人家,得知主人是孫二富(曾是新四軍海防二團團長)的兄弟。他熱情接待我們,好飯好菜招待,還把綢被子、皮袍子蓋在我們身上。但是我們不得不提防著,因為不知孫二富兄弟的底細。晚上,我們把槍子彈上膛,時刻準備著。好在孫二富的兄弟也是個有正義感的人,第二天把我們“禮送出境”。這算是我當記者後的第一次曆險。

記得1942年初,我到新四軍蘇中三分區采訪,當時日軍采用了一種奔襲戰術——獲準情報後,長途奔襲,深夜包圍,拂曉進攻。為了破解敵人這一陰謀,我采訪報道了反奔襲戰術,遇到敵人跟蹤,在岔路口安置錯誤路標,故意混淆,從而破壞敵人的伏擊計劃,打退敵人進攻。我到處宣傳介紹這種反奔襲戰術,還受到了上級的表揚。可以說,這是我做記者第一次出彩的地方。

1945年12月,我作為新華社隨軍特派記者參加解放高郵城的戰役,10多米高的城牆非常堅固。日軍1000多人、偽軍4000多人拒不投降。我參加聆聽了新四軍戰前動員報告,跟隨日本反戰同盟到陣前喊話,還和主攻連戰士一起冒死爬雲梯。在敵人的機槍炮火中,好多人倒在血泊裏。這些奔赴在第一線的難忘經曆令我刻骨銘心,危險是必然的,卻是值得我引以為傲的。 (黨亞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