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董卓專權(2 / 2)

袁紹跑掉之後,董卓自然不甘心啊,就懸賞捉拿袁紹,這時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對董卓說:“廢立皇帝這種大事,不是平常人所能明白的。袁紹不識大體,得罪了您以後,心裏害怕而出奔,並沒有別的想法。如今急著懸賞捉拿他,勢必會使他反叛。袁氏家族連續四世建立恩德,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假若袁紹收羅豪傑以聚集徒眾,其他的豪傑便會乘機起事,那樣的話崤山以東地區就不歸您所有了。不如赦免袁紹,任命他為一個郡的太守,他因赦免而感到高興,就必定不會再有後患。”董卓認為有理,於是派使臣去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封鄉侯。又任命袁術為後將軍,曹*為驍騎校尉。

袁術害怕董卓,就學他哥,逃到南陽去了(兄弟倆逃得倒挺快)。袁術逃到南陽後,正好遇到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谘這事(好事讓他給粘上了,所以他以後倒黴),於是他趁機占了南陽郡!

曹*也害怕董卓啊(《三國演義》上說什麼“謀董賊孟德獻刀”,那是高抬了),於是他改名換姓,從小路向東逃回家鄉,經過中牟縣時,亭長疑心他來曆不明,促起來送到縣裏。當時縣裏已收到董卓下令緝捕曹*的公文,隻有功曹心裏知道他是曹*,認為天下正亂,不應該拘捕英雄豪傑,就向縣令建議,把曹*釋放。曹*回到陳留郡,把家產出賣,集結起五千人的部隊。

上麵是《資治通鑒》的描述,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這與我們耳熟能詳的京劇段子與相聲段子《捉放曹》的故事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縣令不是陳宮(這應該有蠻多人知道)!第二、相聲段子《捉放曹》中說:“昨日有董太師公文到來命我畫影圖形,捉拿刺客曹*。”這句話就有三處錯!一、董卓那時還不是太師,他當太師是在遷都長安之後!二、史書上也沒說董卓派人捉拿曹*!三、我們前麵說了“謀董賊孟德獻刀”,是《三國演義》虛構的,那曹*就不是刺客了!

至於那著名的“曹*殺呂伯奢一家”的故事,《三國誌》根本就沒提到,但裴注引《世語》的話是提到的,並有那句著名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三國演義》改成“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裏說的《世語》就是《魏晉世語》(不是《世說新語》,裴鬆之時還沒《世說新語》這書呢),它不能算做是史書,所以這個故事虛構的成分很大!你看《資治通鑒》就沒采用這說法(一般隻要裴注提到的,不太離譜的事《資治通鑒》都是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