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戚宦之爭(1 / 2)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留下個爛攤子給他的皇子們(他活下來的也就兩兒子,王美人生的劉協與何皇後生的劉辯)。當時朝廷掌實權的是何皇後的哥哥大將軍何進,再加上他妹妹是皇後,劉辯又比劉協年長,自然嫡長子劉辯登上了皇位,史稱少帝(要說明的是在漢代有四位少帝,短命鬼,可憐)。

《後漢書》說:“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帝以蹇碩壯健而有武略,特親任之,以為元帥,督司隸校尉以下,雖大將軍亦領屬焉。”“六年,帝疾篤,屬協於蹇碩。碩既受遣詔,且素輕忌於進兄弟,及帝崩,碩時在內,欲先誅進而立協。”

這不是人為引起混亂嘛!不知道靈帝怎麼想的,讓一宦官蹇碩為西園八校尉之首,把禁軍的統領權交給他,讓他可領導大將軍,還把劉協托付個他,那自然讓蹇碩與何進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由此漢末外戚與宦官之爭再次拉開序幕。

在這裏我們要說明一下,《三國誌》是沒有蹇碩這個人的記載的,《三國誌》上對何進與宦官的鬥爭隻有一句話:“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謀誅諸閹官,太後不從。進乃召卓使將兵詣京師(在曹*、袁紹、董卓等人的傳中都差不多是這句)。”但《三國誌》上沒說不一定沒有,《三國誌》本身就寫得很簡略!但蹇碩與何進的矛盾這事好像說得有點牽強,靈帝就兩兒子,即使他再糊塗吧,他也該知道他死之後這皇位就是大兒子劉辯的!如果他要劉辯繼位,那就不應該給蹇碩這麼大的權利,還把小兒子劉協交托給他;如果他要小兒子劉協繼位,那他當初在何皇後害死劉協生母王美人的時候就應該吧何皇後廢了,並減少何進的權利!要知道何進與竇武不一樣,竇武是貴族出身,而何進出身市井(據說還是個殺豬的!),他們兄妹是靠了宦官才有了如此高的權利(外戚靠宦官發家在中國曆史上倒是不太多見)!所以何進在官場沒有很深厚的根基,對他權利的削弱是完全可行的!但靈帝沒這麼做,而隻加強了蹇碩的權利,難道隻是因為他想看兩虎相爭(在陰間沒事幹圖個樂)?所以對蹇碩與何進的鬥爭這事,也是值得商榷的!

好,我們把話題轉回!話說,蹇碩與何進產生矛盾之後,蹇碩給中常侍趙忠、宋典等人寫信,商量一起謀誅何進,結果被親何的中常侍郭勝密告給何進,於是蹇碩被殺,禁軍的統領權到了何進手上,這時何進可說是權傾天下了!但事情還沒完,還有個驃騎將軍董重董國舅與何進作對(他是靈帝他媽——董太後的侄兒),於是他*死了董重,董太後也被他弄得憂病而死(《三國演義》說是被何進鴆殺,就是被毒死)!從此,在朝中他唯一的敵人隻有十常侍他們了,外戚與宦官的戰爭終於到了*!

按照上文我引用的《三國誌》上的那句話,我們可以知道何進與袁紹密謀殺宦官,太後不願意,是何進招董卓進京的,最後造成董卓之亂!但幾乎其它所有史書都說是袁紹勸何進招董卓入京!這關係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袁紹的智商問題!在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中,他把袁紹說得像個弱智一樣(《品三國》:“這個時候袁紹就給何進出了一個主意,說既然如此我們乘勝追擊,把所有的太監統統殺個一幹二淨,從此天下太平。這時候袁紹又給何進出了一個主意,說那就請董卓進京,讓董卓來嚇唬一下何太後。”),主要也是因為這件事!但我不明白的是,一個弱智何以在以後會成為雄霸北方的霸主,而曹*在官渡打敗一個弱智也就不足為奇了(關於袁紹的描述,我們以後會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