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建構完整美(1 / 2)

內容摘要:文章結合我國服裝高等教育的發展及與服裝行業的需求關係,分析了我國服裝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我國服裝高等教育的發展,應滿足於服裝行業不斷發展的人才需求模式。並針對這一發展趨勢,在服裝高等教育上提出一些建議,希望服裝高等教育更加完善化、合理化。

關鍵詞:服裝高等教育 行業需求 發展趨勢

近十年來,我國高校連續擴招,為高等教育提供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對高校學生的就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作為高校藝術設計中的服裝專業,一方麵經濟發展使人們生活的質量提高,更加關注衣食住行,另一方麵也給服裝高等教育帶來了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壓力。

一、我國服裝高等教育的建立與發展

1959年國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染織美術係開始籌建服裝設計專業,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服裝專業高等教育開始出現,大多開設在美術學院和輕化工、紡織類學院。1980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染織美術係招收了第一屆服裝設計大專班,並成立了服裝藝術設計專業,1984年正式成立服裝設計係。由北京化纖工學院改名的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以“服裝”命名的全日製普通高等學校。

20世紀90年代後,開設服裝專業的高校逐漸增加,在原有服裝設計和工程專業基礎上,增設了服裝表演、時尚傳媒設計等專業,並有了服裝設計的碩士學位。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並入清華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紡織大學則更名為東華大學。從1999年擴招至今,開設服裝設計專業的高校和招生數量進一步增多,民辦和中外合作等辦學模式也大量湧現。我國服裝高等教育經曆了20多年,逐步從專科向本科到研究生學曆不斷提高。

二、我國服裝高等教育與行業的需求關係

上世紀80年代服裝專業畢業的學生,從事的行業多是在高校任教,或是在外貿、新聞等熱門單位,在工廠從事設計工作的寥寥無幾。90年代學生畢業由統一分配到雙向選擇轉變,高校等仍是吸引畢業生的熱門行業,但隨著國內服裝業的發展,少部分畢業生在從事設計工作。本世紀初至今,大規模擴招後使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我國加入WTO後,企業急需有實踐經驗的高級人才,由於本科學生在校的實踐經驗較少,一些服裝專業畢業生或者外流,或者找不到合適的就業崗位,企業卻得不到真正需要的人才。這種狀況使社會對服裝教育產生了許多偏見和誤解。近兩年來,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企業靠借訂單不是長遠之計,企業需要大量的設計人才,有自己的設計團隊進行產品的研發,開發自主的品牌服裝。

目前總體來看,服裝行業大量需求品牌的策劃、服裝貿易、生產管理、服裝教育、服裝CAD、服飾設計、成衣設計、服裝專業傳媒、服裝表演、展示陳列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三、我國服裝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應滿足行業的需求

1.豐富服裝高等教育辦學模式

多元化開放辦學,全麵與國際接軌。由國家與民間或與海外投資興辦,通過合作辦學、協作辦學等形式,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內外成功的辦學模式,加速高校辦學的國際化進程,形成多種形式辦學的新格局,使學生畢業後能從事服裝行業國際間的工作。

2.明確服裝高等教育發展目標,形成專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