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北京地區高等院校的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藝術類)曆經發展,作品的藝術質量和應用實效不斷提升,證明了首都的社會整體觀念對其價值及未來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文章通過對北京地區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藝術類)專業設置與就業平台課題的調研,力求全麵、詳實,並在具體數據與事實陳述的基礎上,掌握其整體狀況及發展走勢,分析成績與弊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可能,希望對北京地區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藝術類)的就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北京地區 廣告設計 專業設置 就業研究
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藝術類)對於應用型大學而言,招生的規模擴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等院校的辦學層次,相應又能得到政府與業界積極扶植,實現了學校地位與品牌的提升。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應用性的藝術教育模式,使更多的學子實現了對知識的渴望與對高層次學曆的追求,形成了眾多學生共同的心理情結。上世紀90 年代後期,教育部出台相關的政策, 在減少國家財政負擔的同時,通過市場化運作使學校跨越式發展,曆經發展北京地區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藝術類)也人才輩出,作品的藝術質量和應用實效不斷提升。2009 年4 月,“科研基地—北京地區高校學生就業研究平台”課題組向北京地區的藝術學院和綜合大學的藝術學科、部開展了抽樣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包括一些在校生和已經畢業的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藝術類)的學生和部分教師,共收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京聯合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等學校的200餘份答卷,其中,某些帶有爭議性的問題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下麵,筆者就專業設置與就業的幾個問題進行分類描述。
一、學生來源情況
調查問卷反饋:在校學生大多數是參加過美術培訓的學生,對北京地區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藝術類)熟悉,選擇本專業的原因多是出於自身的喜愛,但也有34%的學生是由於文化課的原因參加的藝術類高考。其中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的學生占97% ,保送錄取和定向培養的學生占2% ;學生參加過工作的占3%,參加與廣告設計無關工作的占2%;考前對藝術類專業熟悉的占71% ,一般了解的占27% ,完全不懂的占2%。選擇藝術類(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專業出於自身喜愛的占81% ,別人推薦的占3% ,學校調劑的占7% ,出於就業需要的為61% ,完全沒有考慮的占13%。
二、教師情況
調查表明:學生總體上對教師的滿意程度較高。絕大多數北京藝術類(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專業教師的年齡在27- 55歲之間,少數教師擔任院、係、工作室主任以上的職務,對教師的教學總體評價滿意的占91%,認為教學態度好的占96% ,認為教學內容好的占94%,認為教學方式好的占82% ;對教師要求作業提交情況滿意的為78%,認為教師有停課、缺課或更改上課時間的占4%。在教學方式上,學生與教師經常見麵的為93%;學生認為教師優勢在於實踐能力較強的為82%,科研能力較強的為68%,教學能力較強的為84%,理論能力較強的為63%;學生認為教師缺少實踐能力的占9%,缺少研究能力的為3%,缺少教學能力的為1%,缺少理論水平的為5%。
三、學校基礎設施
調查表明:各院校資源條件有了顯著的改善提高,各項教學設施相對齊全,除了設置藝術類(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的必備硬件設備和工作室之外,還增加了大量圖書雜誌等軟件設施和休閑娛樂設施,工作室配備相對整齊,學生的滿意率達到79%以上。認為學校設備不能滿足要求的為20% ,基本滿足要求的為20% ,設備齊全的為26%。選擇為教學配備獨立工作室的為25%,選擇配備共用工作室的為60%。
四、課程設置
調查表明:各院校在注重藝術類學生(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創作實踐的同時加大了理論課的力度,課程選擇豐富多樣,對學生各方麵訓練也較全麵,課程的設置和安排相對合理。非北京地區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藝術類)相關設置:在選修課中,選擇學校設置設計史或美術理論的有38%,選擇設計的有18%,選擇其他繪畫樣式課程的有30%;在必修課中,選擇學校開設英語和政治課的均為100%。選擇與藝術類(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有關的專業理論的課程的有64% ;在必修課中,選擇創作課的占82% ,選擇技法實踐課的為82% ,選擇基礎課的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