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現代商業櫥窗的空間設計(3 / 3)

結語:專業培養質量與就業的現實性省思

通過以上的調查數據分析,各院校在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方麵已經有了很大改觀,日趨科學化、合理化,但同時也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從總體上看,各院校開始注重藝術修養與藝術個性的培養,但學生原創思維、個性思維仍然較弱,反映在作品上表現為模仿教師的設計效果,難於突破陳舊的教學內容。教師對現當代藝術的觀念、形態、語言都較為熟悉,也有探索性的作品,但是在教學上能將此轉化為教學理論的卻是少數,對文化、材料媒介的研究被動,有過於技術化的趨勢。再者,有些院校教學資源條件逐步改善,學術活動日趨多樣,學生視野逐漸開闊,但硬件設施更新較慢,學術活動範圍狹窄,學生的社會實踐相對較少。有的學生自學能力差,對學習方法、研究方法的討論少。有的學校教學審核控製不嚴,有寬進鬆出的現象,甚至在學校之間還有相互模仿,缺少自身辦學特色的總體規劃,“就業難”成為了當下最現實的問題。

針對於此,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端正就業意願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大力提高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而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本質上是一種表現力,是畢業生把握並獲取就業機會、贏得欣賞的實際能力和優勢。綜合素質是競爭力的基礎,而競爭力是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和顯著標誌。筆者認為,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可分為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識結構、心理素質、交流表達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追蹤和掌握新技術的能力。其中,知識結構是基礎,隻有不斷優化知識結構,能力才能真正提升。而心理素質是否過硬,已越來越成為“雙向選擇”成與敗的關鍵。適應社會的就業需要就是高校應用型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廣告設計與製作與相關專業的綜合化互補是其無可回避的發展趨勢,它整合了傳統的廣告學、營銷學、公共關係學等學科資源。在新的時代環境下,重點發展了藝術設計專業,同時強調專業課程在現代的新形勢下融入藝術專業課程的科學性,營造科學的學習環境,是有利於學生及學校全麵發展的付諸於實施的教育革新(這也是培養發展創意產業人才的基本思路),它將有利於學生應用性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並對其就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注:文章係“科研基地——北京地區高校學生就業研究平台”建設項目係列成果之一。項目編號:PXM2009-014209-073889)

參考文獻:

[1]國家教委政策法規司.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教育法規彙編(1990-1995上、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

作者孫海垠係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副教授

高橋係北京聯合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教授

韓晨光係北京聯合大學招生就業處教師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