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日本動畫配角形象的塑造(2 / 2)

從纖維藝術發展的進程可知,工藝與設計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新的設計思維有時能夠促進工藝的改進,而大膽地嚐試新材料、新方法又能反作用於設計,促使設計升華,這種相互作用隻有在實踐中才能體會出來。纖維藝術的手工藝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直接麵對材料、麵對工藝,親自動手、親身體驗、親密接觸,在互動中體會纖維藝術設計與工藝的奧妙。

三、手工藝教學與設計教學的實施

任何設計創作首先都要了解所用材料性能及其工藝特點,這樣才能使設計師了解什麼樣的工藝和材料才能達到自己的構想。隻有對材料物質有了感知認識,才能使設計達到“因材施藝”,甚至達到“因藝選材”的自由天地。

所以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常用材料的特性,注意對材料的收集與直觀感性認識,增加學生對材料基本知識的認識。其次,要讓學生對工藝技法及其效果有直觀的熟悉。纖維作為成型材料,其工藝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特殊性,需要經過編、織、紡、裁、繡、捆等工藝才能成型。不同的工藝手段會讓纖維產生不同的形態,而不同的材料運用不同的工藝,其效果更會不同,即使用同種材料而工藝不同,那麼所表現出來的效果也會完全不同。因此在手工藝學習上,應運用不同的工藝製作小樣來熟悉工藝技法,然後根據這些技法特征來進行綜合設計。在小樣製作過程中,熟悉技法不是目的,真正要關注的問題是讓學生對工藝與形態、工藝與材料之間的關係有直觀的認識,了解工藝、材料對形態的限製。同時還要關注在不同的造型工藝下,材料表現出的不同視覺肌理、觸覺肌理及質感肌理給人帶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纖維藝術中,由工藝製作而產生的肌理是其重要表現語言,關注它是為了在設計中好好地利用它。然後根據所了解和熟悉的工藝及其效果,再進行綜合設計創作。這時的設計與製作就要注意不要否定或忽略現代工具的運用,要充分利用現代的工具。最後,在整個纖維藝術教學過程中要認清,掌握手工藝知識是完成設計的一種手段,是服務於設計的,手工藝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設計而不是工藝研究。在這條主線的引導下,學生才有可能不陷入到工藝、材料的細節上而忘掉設計。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施慧.現代壁掛藝術——從洛桑國際壁掛雙年展看現代壁掛的發展進程.裝飾,1997年第1期.

[3]諸葛雨陽,鄔烈炎編著.現代纖維藝術.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

[4]蔡從烈,秦栗,薛建新編著.纖維藝術設計.湖北美術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武漢科技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責任編輯:軒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