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與傳統藝術相互結合,數字藝術的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而作為數字藝術當中一個重要的學科——動畫,傳統的動畫專業卻難以適應社會的需求。文章通過對動畫教育的現狀分析,簡要闡述了動畫專業的藝術教育教學體係如何能夠讓大學生掌握適應社會需求的計算機動畫,進而對我國的動畫藝術教育提出新的改革目標。
關鍵詞:數字時代 動畫專業 教育 改革
一、數字時代背景下我國動畫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
如今,藝術已滲入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麵麵。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數字化的信息時代給傳統藝術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傳統的美術工藝與計算機的結合產生了新型的藝術載體,即數字藝術。數字藝術伴隨著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數字藝術是美學藝術與新型科學技術的融合。數字藝術以藝術獨特的表現形式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為載體,具有交互性和網絡媒體的基本特征。現今數字藝術涵蓋的範圍包括電腦動畫、影視廣告、網絡遊戲、虛擬現實、網絡藝術、多媒體、數字攝影、數字音樂、錄像和互動裝置以及DV(數字視頻)等。
數字藝術所涵蓋的範圍很廣,在我國,動畫已成為數字藝術發展的主要部分。動畫作為一種視聽藝術及大眾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已經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認知。其高度的娛樂性、欣賞性、教育性功能,在這個交互性很強的數字藝術時代背景下體現得越來越充分、突出。
動畫是一個綜合性行業,具有當今知識經濟的所有特征,涵蓋了藝術、傳媒、科研、商業等多種行業,在文化產品中具有重要地位。隨著國外大型動畫公司和電影大片進入我國,各種廣告公司和製作公司如雨後春筍,帶動了市場對動畫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動畫製作成為一種熱門職業。為此,我國許多高校、高職院校分別開設了動畫專業,以適應我國動畫產業的飛速發展。據調查,國內已經有70多所高校開設了動畫專業,同時,網絡也為培養動畫人才提供了資源共享的有利條件。動畫市場在不斷變化發展著,我國動畫產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增長,動畫市場的潛在需求量很大,動畫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正在拉動經濟的增長,為社會創造財富。
然而,在對部分動畫產業公司的調研中,筆者發現從事動畫的人員幾乎全部來自美術專業。他們的技術水平很高,但是他們的創意思維和專業能力都不及專業動畫人才。傳統手繪和新電腦技術對於每一個從事動畫行業的人來說都很重要,不同的動畫公司對於手繪和電腦的要求都不甚相同。
目前,中國動畫教育學科處於起步階段,我們應當把動畫專業教育與過去的傳統藝術教育相結合。我國動畫業的現狀是創作人員少、動畫工匠多、學科專業教育缺乏、社會短期培訓班多。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各類動畫軟件的不斷升級和多元化,動畫人才的匱乏,尤其是兼通藝術與技術的複合型動畫人才的不足,已成為製約中國動畫產業發展的瓶頸。動畫教育必須遵循藝術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比較科學的、以培養優秀專業人才為主旨的教學體係。
二、動畫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據國內動畫公司和學生實際能力相結合的有關資料表明:動畫市場對動畫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動畫市場非常注重動畫人才的專業藝術修養,因此,培養動畫專業的大學生要注重其多方麵的綜合素質的提高。麵對國際、國內的市場,市場的需求是多樣化、多層次的。因此,我們說,順應時代開拓和發展數字藝術教育,設計一套完整係統的專業學科體係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未來動漫產業必將成為我國IT業和娛樂業的支柱產業之一。然而,伴隨著這股迅猛發展的數字藝術產業浪潮的人才卻也成為製約其發展的瓶頸。如今,兼通藝術與計算機數字製作技術的數字藝術人才相對匱乏。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目前,高校以及高職院校開設的動畫專業教育還存在以下問題。
1.動畫專業理論研究領域的相對空白
回顧動畫的發展曆史,我們可以發現,動畫與藝術電影等學科有很多聯係,而數字藝術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直到現在,國內專業動畫理論研究還相對空白。
2.動畫專業教育課程設立不夠科學、完善
國內許多學校所設置的教學模式是以技術培養為主,開設了很多計算機課程。而課程的設立應遵循科學性和靈活性,並具有特色的原則,課程體係要符合學科專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求來體現科學性原則。
3.動畫專業教育教師隊伍能力不足
一些國內院校師資隊伍中,部分動畫專業的教師並不是專門研究動畫專業,多為最初研究傳統藝術或者以計算機技術為主的教師,高校大多缺乏既具有深厚理論知識和藝術修養,同時又擁有實際動畫項目製作能力和創作經驗的教師。有些院校的課程設置有諸多問題,過多考慮使用器材、軟件的能力,著重偏向軟件計算機技術的培養,缺少相應的藝術理論課程,如動畫概論、世界動畫史、攝影、戲曲、文學等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