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家居用品設計經曆了一個由幼稚到成熟的發展曆程,其發展受到時代、宗教、地域、民族等諸多因素製約和影響。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借鑒外來文化、創新思維,是提升家居用品設計風格和品位、促進其更好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家居用品 家居用品設計 家居用品設計品位
家居用品是那些在家庭中使用的,具有實用性、裝飾性或兼具裝飾性和實用性功能的物品,如家具、燈具、相框、果盤、牙簽盒等。這些家居用品體現了人與環境的和諧互融,是人類的生活方式、生活質量和生活情趣的生動寫照,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結合的綜合表現。家居用品是家居文化中營造溫馨居室、提高生活品位、提升生活情趣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人們對家居用品的不同需求,設計師們設計出了風格各異的各種家居用品,而這些家居用品設計是製作家居用品的前提和必要保證。
一、我國家居用品設計的發展
縱觀古今,家居用品設計經曆了一個由幼稚到成熟的發展曆程。
家居用品的設計自從有人類生活開始就產生了。早在石器時代,北京的山頂洞人就可以製作形式規範的石製工具了,而且還做出了許多磨製光滑、鑽孔的骨器和所謂的“裝飾品”,其中有鑽孔的小礫石、石珠和青魚眼上骨,穿孔的狐、獾、鹿的犬齒和海蚶殼,刻溝的骨管等。這些穿孔幾乎都是紅色,好像都用赤鐵礦染過,所有的裝飾品都相當的精致。
新石器時代,彩陶的出現預示了人類有目的的設計行為的開端。彩陶造型的最大特點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統一,1973年發掘於浙江餘姚河姆渡的著名的“人麵魚紋盆”“舞蹈紋彩陶盆”就是這一時期藝術的體現。彩陶的出現使人們的設計行為有了明確的目的性。
戰國、秦漢時期的漆器製作有著極高的裝飾性特征,如在漆盆、漆盒、漆勺、漆筒等器物上貼金箔、彩繪等進行裝飾。從這一時期起,我國古代家居用品的製作開始走向成熟,著名的“馬踏飛燕”“青銅宮燈”就是當時家居用品的典型範例。此外,從漢代流傳的畫像石(畫像磚)藝術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那時的多種家居用品形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家居用品設計、產品的造型與繪製帶有大量的佛教色彩。
絢麗多姿的唐三彩是中國盛唐時期家居設計藝術的集中體現,特別是在同一器物上交錯地施加黃、綠、白或藍、褐、黑等基本釉色,任顏色自由流淌,融為一體,呈現出顏色高淡低濃、上淺下深的層次。唐三彩的這種斑駁淋漓的釉色特點對後世的瓷器製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對世界各國的瓷器製作產生了影響。如今我國的家居用品設計中仍然喜歡運用唐三彩裝飾居室,以獲得唐風雍容、華貴的氣質。
爾後,我國的家居用品又經曆了宋瓷製作的輝煌。宋代的家居用品風格含蓄、雅致,有著濃烈的文人氣息。
明式家居用品設計式樣精練清秀,巧奪天工,最有特色的是其家具藝術。明式家具寧靜、優美、含蓄、穩重的藝術風格,充分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其邊角處理上的圓滑、內斂,處處讓人感覺忍讓、不露鋒芒,滲透著“儒”“仁”“和”“內省”等儒家哲學思想。
清代的彩繪瓷器對後世的家居用品製作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今,很多室內裝飾擺件和裝飾燈具的設計上仍然還能夠看見它們的影子。
可見,我國古代家居用品的設計行為從裝飾的萌芽、獨立設計意識的出現,到設計製作工藝的成熟,前後經曆了多個時期。這些中國古代各個時期傑出的藝術成就,在今天看來仍備感親切和自豪,因為凝結在上述種種古代藝術作品中的中華民族的審美趣味、藝術風格,仍然與我們今天的感受、愛好相吻合。曆史在變,但文化作為一種積澱不僅不會變,而且隻會越來越濃。隻有具備了文化積澱的藝術作品,才能承載曆史歲月對它的洗禮。
二、影響、製約家居用品設計發展的因素
林林總總的家居用品,風格各異的家居用品設計,體現了時代、宗教、地域、民族等諸多因素的製約和影響。
不同時代的家居用品設計具有不同的時代烙印。像商周的青銅裝飾製品體現了那時的“人神互融”的時代風貌;秦漢時期的工藝品,無論是漆器、青銅器還是玉石,都體現了這一時期以儒家學說為主流的藝術風格;宋瓷典型的“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特征,體現了宋元時期含蓄、深厚的文化特征;明清的家居用品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士氣”與“風度”、“高潔”與“雅逸”的情結。
宗教也影響著人們的設計活動。信奉基督教的西方,許多家居用品設計也都籠上了濃鬱的宗教色彩。在我國,佛教的護法獸、獅、象常被設計為家中的裝飾品,用以辟邪去災,祈求平安;蓮花也是廣為流行的一種佛教題材的裝飾紋樣,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節富有象征寓意,從古至今都是文人雅士裝飾居室的最愛;佛教傳說中的觀音、佛像、羅漢等也是裝飾居室常用的裝飾品。此外,道家色彩的符號如雲鶴、鬆鶴、鹿、靈芝、瓔珞等等也都是家居用品設計中常用的裝飾符號。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在當時為宗教服務的宗教文化色彩符號逐漸脫離了宗教的含義,被廣泛地運用到現代的家居用品設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