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招貼設計(2 / 2)

這種手法必須緊緊抓住對象形體特征,具有高度的提煉、概括能力,才能在繁雜的形象中去發現物象的基本形——線形。在裝飾造型中這種構思方法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之上的,從而使形象更加完美。這種抽象的意象性手法所表達出來的效果,類似於書法藝術所表現出來的線條與圖案結構美。

三、虛實相間,富於節奏

白族同胞根據自己的喜好在民居上進行裝飾,而裝飾的主要特征是在空間中將所要表達的各種形象的信息進行視覺安排。民居的裝飾,繁簡結合,突出重點。重點在照壁、廊道與門樓,其他部分一般都隻做點綴性的處理。

在白族民居裝飾中,虛實與形體感是它的重要美感因素。喜洲白族民居建築的屋脊的玲瓏剔透與屋麵形成強烈的虛實對比。(如圖4、圖5)作為視覺藝術的白族裝飾藝術,在創作與欣賞中,一些民居的牆體、照壁的彩繪往往在畫麵上留有一定的餘地或空白,形成虛實相間的節奏變化。大理喜洲白族民居裝飾藝術是由點、線、麵、體這些基本元素組成的,裝飾藝術畫麵中的線條是廣義的,它可以是邊線輪廓,還可以是某個長形實體,更可以是色的圖案或兩色相夾中的虛體空間。線條無一處是標準的幾何形直線或規則曲線。它的每一處細部似乎不受任何規律約束,但統觀全局,則是高度統一在某一格局之中。繁與簡、變與同、規則與非規則高度統一,形成強烈的節奏感與韻律感,這正是視覺獨特美感的奧秘所在。

結語

大理白族民居不僅是建築,而且還是一門視覺藝術。除了用形體來塑造自己的美之外,還借助裝飾藝術的魅力來增強它的審美效果,以其明快、鮮豔的裝飾色彩,生動、簡潔的圖案化造型語言,使之更能保持空間視覺上的完整性,顯示自身作為視覺藝術的特有魅力。既表現了白族與自然和諧協調的那種情感,同時也表現出了白族人性格的淳樸憨厚。在裝飾藝術形式中,豐富的內容、細膩的表達,大大增加了民居建築的觀賞性及與環境的協調性。

參考文獻:

[1]張金鵬,寸雲激.白族民居村落——白族聚居形式的社會人類學研究[M].雲南美術出版社,2001.36

[2]王其鈞.中國民居[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

[3] 王炎鬆,龐輝.試論傳統民居的審美意境[J].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學報,2000(3).44-45.

[4]尚雅莉.裝飾圖案造型的藝術特征[J].河南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2.104.

作者單位: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教育與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丁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