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藝術設計的內容美與形式美(2 / 2)

該教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而需要進行一定的現場調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到施工現場熟悉施工工藝和裝飾材料,才能做到有針對性地認知把握。

四、任課教師應把握的彈性空間

景觀設計教學與一般教學不同之處在於其有鮮明的個性化特點,必須尊重任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創造性與靈動性,不能完全受到條條框框的約束,因而作為教學活動實施的教程安排必須預留一定的彈性空間,才有助於任課教師主動性的發揮。

任課教師可以把握的這個教程的彈性空間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首先,在景觀設計理論的闡述上,不求過全過深,選擇重點,簡潔明確,易於把握,重點確立在技術層麵上。這樣就為任課教師的講解留下了相當大的空間,任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素質的高低,以該教程表述的基本理論為基礎,在設計基本理論和觀念的表述上作深淺適度的變化,融入任課教師自己獨到的觀點和見解,使景觀設計教學活動不僅規範、合理,而且充滿創新的個性化特色。

其次,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方式上,筆者認為,景觀設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講解者,而且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因此,任課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思維,采用符合培養目標的最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方式十分重要,筆者建議任課教師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地組織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引導學生去主動地獲取,而不是被動的接納。

最後,在每個教學單元作業命題上,根據教程單元培養目標擬定相關的作業命題,作業設置應具有典型性和概括性,作業難度由低到高,使學生能通過幾個教學單元的設計實踐訓練,培養出在景觀設計方麵應具備的綜合運用能力。另外,除了設定命題作業外,還應擬定與命題相關聯的作業命題,目的是為任課教師提供一個思考選擇的空間,便於任課教師根據本校專業設置的不同情況和學生素質的不同,選擇最符合教學對象心理與潛質的作業命題,從而創造最佳的教學效果,培養出最具設計綜合能力的高校景觀設計人才。

五、教程實施的總學時設定

考慮到與設計基礎課及其他相關課程的銜接,同時考慮到與學生認知把握的心理素質相適應,建議原則上安排在三年級下學期或四年級上學期實施該教程,總課時設定為64學時左右。課時數可根據學生和教學部門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但不得少於現有學時。

六、教程預期達到的教學目標

該教程的總體教學目標就通過對景觀設計的理論、原則、內容、方法的講解與實際設計案例的剖析,使學生能基本認知和把握景觀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著重研究環境景觀的功能、空間、硬質鋪地、植物、色彩、照明、設施、小品等相關設計要素的組合。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設計思維和設計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突出的綜合設計應用能力與技術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團隊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使學生走上設計工作崗位後,能較好地具備承擔景觀設計項目的實際工作能力,與設計團隊一起創造高質量的景觀環境。

作者單位:重慶教育學院美術係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