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敦煌石窟壁畫色彩顏料分析(2 / 2)

2. 色彩美

色彩可以使形式表現變得更加豐富。不同的色彩不僅使形式的變化豐富多樣,增強視覺效果,還能夠營造多變的情感。色彩自身就帶有一定的情感,冷色調和暖色調分別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情感。冷色調大多意味著冷靜、平和的情感;暖色調意味著熱情、奔放、強烈等情感。色彩的合理運用,可以突出藝術設計的表現性,美化形式、傳達信息、隱喻情感。

3. 材質美

所謂材質,就是藝術設計在製作過程中所選用的材料,如木質材料、金屬材料等。材質美是形式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材質可以營造不同的表現效果,傳達豐富多彩的情感。材質的應用,創造了新穎的視覺形象,提高了作品的審美情操。在選擇和運用材質的同時,更要注意以內容為中心,外在的形式圍繞內涵,達到內容與形式協調統一的效果。例如,色彩柔和的纖維製品,可以增添居室的溫馨;不同的紙質在包裝設計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自然材料的運用表現了回歸自然的情感。材質在形式創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種材料的運用也成為藝術設計中不可忽視的細節。

4. 工藝美

藝術設計作品的製作工藝也直接影響形式的表現效果。製作工藝,同樣與信息傳達、情感的表現聯係緊密。(轉第133頁)(接第124頁)精巧細致、大方簡潔或樸素自然都是作品外在的工藝特點。

風格是作品因於內而附於外的風貌。內容的完整表現需要形式的考究,不同的形式傳達不同的內容,形式是內容表現的語言層麵,內容與形式共同構成藝術設計的美。藝術設計形式美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在製作過程中,不僅需要精湛的手工技藝,還需要借助新興的電子科技技術,使形式更加完美多變,在豐富人們視覺感受的同時傳達內容思想感情,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三、內容與形式的完美融合

藝術設計的美在於整體結構關係的和諧與統一。藝術設計的內容美與形式美的巧妙結合,充分體現了藝術設計的理念,其中包括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融合,藝術與科技的交叉,感性與理性的統一。內容的基礎是藝術設計的實用功能,在緊密結合實用功能的同時,還要藝術地表現生活、抒發情感、呈現文化。形式是內容符合外表的風貌,形式不僅圍繞內容,表現內容,同時形式自身也具有審美價值。優美的造型、精致的材質、考究的外表,都是美的展現。

藝術設計作品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藝術設計的美蘊涵在整體的結構組合中。內容和形式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內容與形式共同組成藝術設計的整體。藝術設計的主旨內容必須體現在形式中,脫離了形式的內容,隻是抽象的概念。形式與內容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和諧的,形式要準確傳達內容,內容要充分結合形式。

藝術設計歸根結底是設計物品,規劃生活,創造美。藝術設計要充分體現整體規劃性,即內容與形式的相互滲透、整體融合。內容與形式的融合不是簡單的混合拚湊,而是相互滲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就要求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進行整體統籌,在確立內容主題的同時,充分考慮形式表現。在選擇製作工藝時,也要注意形式的表現,時刻圍繞內容設計。形式是思想內容的載體,豐富的內容使形式煥發新的生命。內容與形式的和諧是藝術設計美的前提,優秀的設計師要用審美的眼光和態度協調器物各個元素的關係,使各部分之間適當組合,使物質性與精神性相互融會,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共同構成和諧美。

作為藝術設計的接受者,不僅要欣賞設計作品的思想內容和外在形式,還要解讀各個部分巧妙的組合關係。藝術設計各因素之間的構成組合,代表了設計師藝術創作的造詣。

結語

藝術設計的內容美與形式美的和諧共生,是藝術設計創作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每一位設計師在創作中都要兼顧內容與形式,從而達到內在美與外在美的相互協調。隻有包容功能美、形式美和精神美的設計作品,才堪稱優秀作品。內容美與形式美的融合也是值得設計師不斷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注: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項目編號:05CZW001)

參考文獻:

[1]奚傳績.設計藝術經典論著選讀[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2]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3]李硯祖.平麵設計藝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4]李向偉.道器之間[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文獻信息研究所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