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董小波談油畫(1 / 1)

董小波談油畫

水墨

作者:董小波

眾所周知,曆史上的哈爾濱是一座以移民著稱的城市。自一百年前建城伊始,西方的服裝、音樂、舞蹈、美食、油畫等休閑文化就構成了這座城市特有的標誌。確切地說,在中華民族近百年的曆史上,“哈爾濱油畫”最早被接受並飽嚐俄羅斯、猶太、英、法、意、德等西方繪畫的熏陶,其學術地位、藝術價值以及“國際化程度”一直處於國內外的前沿領域。

盡管哈爾濱油畫在“文革”中遭到嚴重破壞,但一大批熱心於本土文化的藝術家並沒有因此消沉,他們臥薪嚐膽,勇於探索,曆經坎坷,終於在油畫藝術理論和創作實踐兩個領域,闖出了一條具有本土特色、區域特點的油畫藝術創作的新路,那就是以冰雪題材為代表的大北方哈爾濱油畫。

作為一個哈爾濱人,家鄉的冰雪文化影響著我的一生。從孩提時的打雪仗、堆雪人,到如今的雪雕、冰雪油畫創作;從鬆花江邊千裏冰封的壯美,到冰雪節冰雕雪雕的優雅,家鄉的冰雪精靈始終在我的心底跳躍,敦促我將家鄉的冰雪大美永久留存在畫布上。

如果說冰雪是哈爾濱的城市名片,那麼冰雪題材風景油畫則是我們這個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獨特的地理位置,必然孕育出獨特的文化風格,並由此形成更加深邃而鮮活的區域創作主題。

冰雪油畫題材十分豐富,但它又是很微妙的,它應該統一在銀灰色調裏展現冰雪。有些人認為雪就是用白畫,實際雪不是白的,它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色彩,是很豐富的,有的是淡玫瑰色,有的是偏藍的。冰雪油畫博大精深,這種屬於我們北方地域的獨特的文化更是無可替代的,珍惜它,將其發揚光大,同時堅持自己的冰雪油畫風格。

進行冰雪油畫創作對藝術家來說是一種挑戰,藝術家們不僅要麵對著室外嚴寒低溫的挑戰,同時還要處理好冰雪的潔白與油畫豐富的色彩之間的關係。冰雪油畫創作要麵對的一個十分艱難的問題就是天氣寒冷,冰雪油畫采風隻能到冰天雪地裏去。畫家伸不出手,沒法畫,但是我們這些畫家克服了很多困難,在零下二十甚至三十多度還在創作。在油畫表現上,如何將冰雪油畫畫得富有色彩也是畫家們麵臨的一大難題,本身冰雪文化就是大自然現象,一種白色的。如何讓白色在我們畫家手中畫得豐富多彩,在畫家功力上的表現就是調動一切手段使作品有色彩而且還不失冰雪味道。

冰雪是大自然的恩賜,每當冬季來臨,美妙的飛雪停止婀娜的舞姿,潺潺的溪水停止了往日的歡笑,大地像冷卻的溶岩一般凝固了。然而,生命並沒有就此停止。

強烈的白色主調以按捺不住的方式刺激著我們的感官,莊嚴的肅穆和目眩神馳的美麗奇景將激起你澎湃的熱情和豐富的想象。我們所感受到的並非僅僅是冬的寒意,一片嚴寒覆蓋的冰雪繈褓之中,正在孕育著盎然生機,給人以現實的感召和健康向上的自然生命的啟迪。

作者簡介:董小波,1957年出生,哈爾濱人。黑龍江省美協會員,哈爾濱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冰雪藝術家。2011年冰雪達人。冰雕雪雕作品多次在國際和全國冰雪賽事上榮獲一等獎,多幅作品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