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這些研究可以發現,雖然學者開始關注到國家經濟發展與廣告產業的關係,但大體上未能脫離宏觀經濟對廣告產業影響的單向研究,對廣告產業在國家經濟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中的戰略地位的研究仍較少。
2、廣告產業與社會文化之互動
廣告對社會文化經濟的滲透已經構成了我們社會生活空間強大的符號認同係統和互動體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超越廣告產業的經濟屬性,轉而研究廣告產業與社會文化的互動。
丁俊傑、王昕對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社會與廣告互動的新特征進行了總結。從國家層麵來看,隨著全球化成為中國發展的時代主題,由學習和追隨到引領和超越的轉變將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的社會價值觀和社會文化係統,根植於其上的廣告也將經曆調整。從經濟層麵上來看,現階段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主導,強調宏觀調控的社會經濟結構對於自身高度市場化的廣告產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廣告發展與國家宏觀調控之間的錯位很難完全避免。從產業層麵來看,科技、新能源行業的廣告主為廣告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而政府對國家形象廣告的重視賦予了廣告更高的社會責任和國家使命,使廣告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升級。④
3、中國式語境下的廣告產業
近幾年的學者們對廣告產業的研究也隨著中國的發展進程和產業實踐的發展而有所轉變,從模仿和學習走向創意和反思,更多地研究中國特殊的語境下廣告產業的發展問題。
張金海回顧了中國廣告產業發展現實情境的製度安排的曆史軌跡,認為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廣告產業的製度取向開始發生由約束性製度為主導向激勵性製度為主導的轉變。但以行政為主導的市場管理機製同時也限製了廣告產業的發展,一方麵遵循市場主導原則,一方麵又不斷強化行政主導,其結果是不斷發生著市場失靈,又不斷發生著政府失靈。⑤
丁俊傑認為中國的廣告觀依托於大國經濟、大國崛起和大國意識這三大核心動力。大國經濟是中國廣告產業持續穩步成長的堅實後盾;大國崛起所形成的聚合力和擴張性左右著中國廣告產業的戰略方向;大國意識催生的自豪感則不斷增強著中國廣告產學界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所以中國的廣告觀是承載著國家理想的。⑥
二、廣告產業自係統發展過程中的現實與理論問題
1、我國廣告產業的現狀與問題
張金海提到,低集中度與泛專業化正成為影響我國廣告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中國的廣告產業市場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廣告企業,產業發展呈現嚴重的外資主導傾向,缺乏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減弱。甚至出現“零代理”和“負代理”,無力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陷入惡性循環。⑦
也有一些學者從我國特殊的語境出發,提出了一些有建設意義的見解。例如,黃升民提出中國廣告產業的糾結體現在三點:“被大國化的環境(中國的大國經濟與小國狀態並存的現實留給廣告業的並非一個強國富民的寬鬆環境)、被挑戰的權威(廣告公司的重要性與權威性受到挑戰)以及被顛覆的體係(新舊媒體交織帶來的使用矛盾、傳統調查方法的落後以及受眾集聚方式的轉變),⑧所以,他認為中國廣告產業糾結的根源在於大國化背景與廣告產業內生矛盾內生的產物。⑨